茅臺酒價格也成中國經濟“風向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有市場分析表示,茅臺酒每年產量中,有40%供給各部委、國家企事業機關,其余60%在市面上流通。國酒茅臺,能否成為又一中國經濟風向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千萬別成為中國腐敗和資本權貴化的風向標。
綜合媒體12月20日報道,貴州茅臺對外宣布,決定自2011年1月1日起適當上調產品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為20%左右。
事實上,2010年1月1日,茅臺率先對旗下產品出廠價上調13%后,53度茅臺出廠價提高至499元,終端限價為730元。隨后五糧液、瀘州老窖都爭先恐后地跟風提價,并引發了一輪白酒漲價潮。不過,這次提價遠超于09年的提價幅度。
在簡短的公告中,有關提價,茅臺也給出理由:為更好地統籌兼顧好國家、消費者、企業、經銷商和投資者等各相關方的利益,同時考慮到本公司產品市場供求狀況、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企業發展戰略需要等因素,所以提價。目前全國各地由于茅臺“控量保價”,終端零售價已經超過1300元每瓶。
不管茅臺酒價格如何上漲,永遠供不應求,因為有一批價格不敏感的消費群體將茅臺酒等同于身份的標志,從中享受消費之外的至高樂趣。有業內人士分析茅臺的消費群體稱,茅臺年產量要達到3萬噸才能保持市場基本的供求平衡,但目前茅臺酒每年的產量才1.1萬噸左右。在這1.1萬噸產量之中,有40%屬于“特供”,在市面上流通的大概只占到茅臺年產量的60%。再加上今年有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大量的茅臺流通到了這些國際性的盛會之中,加劇市場的供不應求。
據北京青年報道稱,2007年和2010年,無疑是中國經濟和消費品價格最為火熱的兩年,而茅臺酒的漲幅分別達到57%和65%;而在經濟低迷的2008年,茅臺酒當年的漲幅僅8%。
另外,央視一年一度的黃金時段廣告招標大會已于11月結束,伴隨中國火熱的經濟,本次招標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廣告總額109億元,創16年新高,同比增長18%以上。同時,我們從茅臺酒價格與時俱進的變化中也可以發現,其脈搏與中國經濟景氣同步、與物價上漲水平呼應。茅臺酒頗有另立山頭,扯起中國經濟又一“風向標”之勢。央視廣告招標大會的“豪門盛宴”能夠年年上演,直接得益于其作為國家電視臺的壟斷地位,一臺獨大,自然財源滾滾。同樣,關于茅臺酒消費群體,社會普遍的看法是,買茅臺的大多都喝不起,喝茅臺大多都不用買;茅臺酒的用途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送禮專用酒、公款吃喝專用酒和富人消費。
其實,與柴米油鹽的價格不同,茅臺酒價格上漲多少,與絕大多數人沒有關系。但此次茅臺漲價還是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除了擔心引起其他白酒跟進漲價以外,更多的關注源自對公款吃喝、貪污腐敗的不滿。國酒茅臺,能否成為又一中國經濟風向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千萬別成為中國腐敗和資本權貴化的風向標。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