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ECFA時代:兩岸金融創新的民間智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9-20 11:03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于9月12日正式生效。

在等待政策信號進一步明確的同時,兩岸金融機構已經在金融合作與創新上開始了諸多探討,民間智慧為兩岸金融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諸多思路。

臺灣地區“財政部”前負責人戴立寧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ECFA協議還是金融監理備忘錄(MOU),目前在政策上、法律上的手續都基本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做了,這是一念之間的事情。”

創造華人金融產品


ECFA生效后,兩岸的金融機構此前部署的若干“聯姻”計劃終于邁向了實質性階段。

9月7日,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就赴臺設立辦事處向臺灣金融主管機構提交了申請。交通銀行華東授信審批中心總經理徐明向本報記者表示,辦事處目前在籌備階段,根據ECFA協議,交通銀行有望明年在臺設立分行,經營從事人民幣業務。

6月初,光大期貨與臺灣寶來曼氏期貨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第一家與臺灣期貨業進行合作的大陸企業。與此同時,還有若干資產管理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與臺灣方面簽訂了合作備忘錄。

不過由于政策限制,這些合作或者落地計劃目前還只是停留初級階段。光大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國寶向本報記者透露:“我們與臺灣寶來曼氏期貨簽訂的備忘錄,涉及到雙方未來在人才培訓和期貨資訊等方面的交流;但是這些遠遠不夠。我們非常希望接下去在ECFA的推動下,雙方能夠相互參股,合作推動兩岸期貨產品的升級。”

單從期貨產品來看,無論是臺灣還是大陸,都在學習西方世界已經成熟的金融體系。

從最初的商品期貨開始,到剛開放的股指期貨,再到接下去可能會放開的國債、 外匯期貨等,都是如此;而國際期貨市場上流行的期貨CTA專家理財等比較先進的衍生產品,也遠遠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股指期貨開始沒多久,就占據了期貨市場交易量的半壁江山。1-7月份,中金所的股指期貨交易量占總體的40.14%。曹國寶向記者表示:“這表明在國內金融市場,對于期貨產品的進一步更新發展是非常有需求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在ECFA之后,進一步打破政策上的壁壘。”

他認為,ECFA之后,兩岸學習西方的步伐會加快。“我們應當考慮,兩岸如何在西方制度框架體系內設計出適合華人世界的金融產品。”

戴立寧則對華人世界的金融創新表示樂觀:“兩岸目前在金融方面,和西方差距也比較遠,所以沿著西方的路走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東西方,對于錢的運用和價值,會有不同的觀點,因此在金融市場的操作上勢必會有不同的做法。哪怕是西方已經有的這些東西,我們拿過來用,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實踐,也是一種創新。”

為中小企業創新融資出謀劃策

對金融創新的渴望,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上得到凸顯。

海峽兩岸許多企業在金融危機中都遇到了融資困境,特別是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其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在金融業人士與企業家的眼里,借鑒已有的民間融資信貸經驗,為兩岸中小企業的融資建立更多的保障機制,就是一種金融創新。

民間借貸機制的不斷合法化是企業家們關注的一大焦點。浙江匯龍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國良依靠民間借貸起家,他表示,國家對于中小企業融資還沒有建立特別保障體系,因此民間借貸在江浙一帶十分普遍,這也是江浙地區中小企業特別發達的原因之一。“民間借貸有自己的特點,我們都是依靠信譽借款,我的產業在,信用就在。有時候只需要口頭說一下,幾千萬的款項就打過來了。”

上海北極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一鳴也認為:“一方面,民間資本在信用擔保等方面對于中小企業非常寬容,企業家的信用就可以直接做擔保;另一方面,一些地區性的小銀行關注的就是中小企業,幫助他們融資發展。這些好的模式應當被借鑒。”

不過,由于目前國家資源高度集中,以扶持大型金融機構為主,以江浙地區為代表的私人融資目前還沒有完全正規化。

而臺灣家族企業式的相互聯合擔保,成為中小企業融資創新的一個思路。來自臺灣的美國丹納赫公司(DBSO)亞洲運營系統副總裁康國泰認為:“臺灣很多家族企業,在銀行貸款和風險管理的時候,家族就成為第一道‘風險保護層’。整個家族的多家企業互相聯保,信用風險被分擔了,成為一個安全體系。”

他表示,對于兩岸許多中小企業來說,家族式的抱團發展并不鮮見,兩岸應當在ECFA框架下,盡快合作研究出適合中小企業信貸的金融體制。

瑞升國際資產管理總經理胡世芳則認為,兩岸金融資訊目前還不透明,金融產業各方之間不信任的情緒還是比較嚴重,因此要談中小企業融資上的創新,必須考慮資訊能否被信賴,規則執行是否到位。

呼吁金融監管政策進一步開放

和進一步開放中小企業融資借貸的話題一樣,在兩岸金融創新的交流中,民間討論聚集了相當多的實際訴求,訴求對象則是政府的金融監管政策。

上海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從這次金融危機來看,西方的金融模式是用危機爆發的模式重新來調整市場當中的問題。而我們縱觀中國的歷史,歷來都是以政府為主導,今后中國的發展,政府的關系,我們會比較強調政府的作用,市場仍然是基礎。”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建甫在今年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上曾經表示,兩岸金融合作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建立兩岸外匯合作機制,建立全面性的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及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搭建聯合征信信息分享平臺,金融人員訓練及金融專業證照相互認證,共同規劃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規則,共同攜手以金融提振產業,共同建構全球財富管理業務。

“我們呼吁兩岸金融創新,希望兩岸各自的金融產品能夠在對方市場‘上架’。金融市場和百貨公司一樣,當然希望產品越多越好,來的顧客越多越好。”戴立寧向記者表示,“現在,既然很多金融產品在西方已經相當成熟了,我們也從金融危機中看到了他們各自的利弊,那么下一步,就是呼吁相關的政策出臺,為兩岸開發更多的金融產品提供保障。”

他認為,在ECFA和MOU的框架下,匯率期貨可能是未來兩岸都會關注發展的金融產品。“匯率期貨的出現,為進口商和出口商都會有一條共同的管道,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風險。”

在戴立寧看來,兩岸未來的金融創新之路怎么走,會影響到整個亞洲區域經濟的變化。他對于“亞元”的出現也表示看好:“目前看來,亞洲國家對于統一貨幣上的認識有很多不同,進展緩慢。但是我對此事十分看好。亞洲這個經濟體的規模遠遠超過歐洲,甚至不下美國。在未來,我們沒有理由在區域內交易還是使用外來貨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