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9日收盤下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受原油和大豆價格下跌拖累,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9日收盤走低,盤中觸及三個多月低點。
綜合外電5月19日報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19日收盤下跌,盤中觸及逾三個月低點,原因是投資者擔心歐洲債務危機可能傷害全球經濟復蘇,導致原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價格走低。
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價格收盤下跌0.4%至2,435林吉特(748美元)/公噸,盤中一度跌至2,410林吉特/公噸,為1月29日以來最低水平。
德國金融監管機構表示,自19日開始,對歐元區政府債券、基于歐元區政府債券的信用違約掉期(CDS)以及一些大型金融機構股票的裸賣空操作實施臨時禁令。投資者認為,此舉可能預示著危機存在蔓延的可能性,他們的擔憂情緒由此加深。
澳新銀行集團(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農業商品策略師Scott Briggs表示,估計棕櫚油價格周內將在2,410林吉特/公噸至2,480林吉特/公噸之間交投。但他同時指出,若大豆價格跌破9.30美元/蒲式耳,棕櫚油價格也可能進一步走低。
新加坡時間18:48,芝加哥7月交割的大豆期貨價格下跌0.3%至9.387美元/蒲式耳。由于產量創出紀錄新高,豆類價格2010年年初以來已經累計下挫11%,豆油價格也下跌9.1%。
研究機構AmResearch Sdn.公布報告,稱歐盟(European Union)債務危機以及南美大豆供應增加可能削弱棕櫚油需求,棕櫚油價格因此受到限制。報告指出,林吉特兌美元走強,這也可能限制棕櫚油價格漲勢。自2010年年初以來,林吉特兌美元已經累計升值5.3%,這削弱了棕櫚油的投資吸引力。
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水平19日報69.36美元/噸,該溢價水平的12個月均值為129.06美元/噸。
由于美元兌歐元走高抑制了大宗商品的投資吸引力,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跌至七個月新低。美國6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19日盤中一度大跌2.2%至67.90美元/桶,最新報68.13美元/桶。植物油可以用作生物燃料,因此其價格一般追隨原油價格走勢。
在全球最大的植物油消費國中國,大連1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合約價格19日收盤下跌0.3%至6,570元(955美元)/噸,豆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0.4%至7,512元/噸。
上海匯易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強19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10年中國油菜籽產量可能跌破1,000萬噸。他指出,這可能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年油菜籽產量為860萬噸。2009年中國油菜籽產量為1,100萬噸。
(劉杰 實習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