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美元難有大作為 有反彈 無反轉 歐債暫屬小風險 不致違約 疑為炒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去槓桿、平長倉的一周,鎖定利潤的一周。
在歐洲債務危機重現、中國貨幣政策收縮提速、G20首腦峰會等一系列故事之下,美元反彈,套利盤減倉,風險資產全面下挫。 自從九月伯南克推出QE2思路以來,美國S&P升了17%,商品指數CRS升了21%,這是今年最好賺錢的兩個月。當風險浮現時,基金經理為年底的花紅而減倉、鎖定利潤。愛爾蘭債務情況惡化,並波及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歐豬各國的CDS紛紛創出新高,勾起人們對上半年歐元危機的記憶,風險指數上漲,歐元下貶。
的確歐豬國家最近面臨發債成本上漲的情況,加劇了財政負擔。不過筆者認為今天同上半年完全不同。當時希臘政府獨自掙扎在債務漩渦中,累及歐元。現在歐盟有7500億歐元的穩定基金,IMF也隨時準備出手,所以市場集資不利,不過意味著也許援助資金需要登場維持秩序,歐豬違約風險在今後2-3年內並不高。筆者相信歐洲債務危機中有炒作成分。
美元在屢創新低後,借歐債消息和G20峰會反彈其實再正常不過。筆者認為美元有反彈,無反轉。的確近來美國的經濟數據有改善,不過就業市場則無起色。伯南克的QE2一旦啟動,便開弓沒有回頭箭。G20會議上對美國量化寬鬆的批評聲音強烈,不過反制措施卻出乎意料地少,英國自己的QE2更變得遙遙無期了。這種情況下,筆者覺得美元反彈屬技術性的,尤其與套利盤一時拆倉有關。
本週焦點在於美元與歐元之間的互動。週一日本第三季度GDP預計0.6%,vs上期的0.4%。同日美國十月零售增0.7%,vs 0.6%,扣除汽車銷售後增0.5%,vs 0.4%,消費數據繼續向好。週二歐洲十月CPI0.3%,vs 上期0.2%。週三美國CPI預計為0.3%,vs上期0.1%,油價因素開始顯現。週四美國領先指數0.6%,vs 0.3%。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