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陳志武:美國在人民幣匯率上施壓是轉移國內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認為,美國在人民幣匯率上施壓是出于對美國國內的政治和就業需要的考慮,奧巴馬政府希望以此贏得民意支持。

據中國證券報3月12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不久前表示,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近來陡然加劇,他將在對華貿易關系上采取更嚴厲態度,關注人民幣匯率變化,強化貿易規則,確保所謂美中對等的貿易關系。怎樣理解當前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所做的新“文章”以及中國應以何姿態對待,就此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了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


擺姿態 迎選舉

中國證券報:金融復蘇尚未企穩的當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人民幣升值問題大做文章,在您看來,這究竟是什么原因?

陳志武:在我理解,美方這樣做是出于對美國國內的政治和就業需要的考慮。美國方面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對中美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做出某種修正和調整,以此為奧巴馬政府贏得民意支持。

這當中美國內部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1月19日,民主黨在馬薩諸塞州參議員選舉中失利。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席位,損失后不僅讓參議院格局發生了變化,尤其改變了美國政治氛圍;更為緊要的是,馬薩諸塞州是50個州中民主黨地盤最穩固的地方之一,這次失利是對奧巴馬政府的警訊。從選舉結果看,民主黨失去了這個看似勝券在握的席位。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美國社會對奧巴馬政府的不滿。

2010年11月份,美國即將舉行中期選舉,在這種壓力下,奧巴馬必須從民主黨政客和選民的利益出發,保護美國就業,以此穩住民主黨議員對他的支持。如果在11月之前奧巴馬不能使其民意支持度上升的話,連民主黨都會拋棄他,奧巴馬今后也就難以有大的作為。

奧巴馬手中有一張牌,其實也是一個老話題,那就是促使人民幣升值、減少對華貿易逆差。因為在一些美國老百姓看來,失業率這么高,就是因為中國政府壓低了人民幣,讓美國人的就業崗位流到了中國。這樣做,出自于選舉政治。對奧巴馬來說,實際效果或許并不是最重要,但這樣的姿態則更為重要。

人民幣成美國轉移風險的目標

中國證券報:奧巴馬政府在人民幣問題上做文章,就是希望轉移國內焦點和政治壓力,可以說是“轉移”風險?

陳志武:是的。奧巴馬政府這樣做,美國的一些議員這么做,主要是基于競選的壓力,他們要達到的目標,倒不是希望真正能創造多少就業,而是希望在輿論上和形象上表現得很親民。他們當前的第一任務,就是保住自己在國會以及其它民選機構的席位,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很遺憾,人民幣就成為了奧巴馬手中的一張非常重要的牌。

中國證券報:照此說來,您估計未來的結果會怎樣?

陳志武:在我看來,奧巴馬現在講要強化中美貿易規則,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和布什也都講過,但二人的任期內并沒有遭遇如此嚴重的經濟危機和嚴峻的就業形勢。因此,我們或可將以往的表態理解為“口頭表示”,無非是為了應對一些國內的政治壓力,很多時候并非能真正付諸實施。但這次不同,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面前,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1月19日馬薩諸塞州參議院選舉民主黨失敗了,使得美國現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會更具攻擊性,“風險”轉移也就更有說服力。

中國證券報:2010年4月份的美國財政部有關貨幣匯率的報告中,會不會就以此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呢?

陳志武:我個人認為概率是很高的。所以,我覺得,在目前還來得及的情況下,中國可以考慮先讓人民幣適當升值,人民幣浮動區間可以放大。這樣一來,可以壓低美國政壇炒作人民幣的空間。

中國證券報:在人民幣問題上發起攻勢的同時,有關中國的“雙反”案件也層出不斷,您怎么看目前的貿易摩擦?

陳志武:如果按照目前形勢向下發展,如果雙方都不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扭轉,后果將很嚴重。中國目前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還需要中國購買更多的國債。如果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實際對中國傷害也很大。美國并不害怕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其實,在資本市場,被動的往往是投資者,所以能博弈的往往是中國是否繼續購買美國國債,而已購買美國國債的資產則已失去博弈的功能。

國內企業亟須轉型

中國證券報:您似乎認為人民幣適當升值是利大于弊,但中國很多企業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人民幣升值勢必會對中國很多外貿企業構成沖擊,會給中國就業帶來壓力,您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陳志武:拋開美國的因素,只從中國利益考慮,人民幣適當升值,對中國長遠發展、產業結構調整,都不是一件壞事,短期也能起到降低通脹壓力的效果。

對于外貿和就業壓力的問題,我還想談談我的看法。從2005-2008年,人民幣升值了約20%,但中國外貿出口仍每年按照30%左右速度在增長,其實并沒有帶來消極影響。中國自己的經驗就證明,人民幣升值并不必然帶來出口下降,實際上,前幾年升值的速度,控制在一年5%左右,并沒有帶來消極影響,此其一;第二是在就業方面,看起來升值會影響就業,但實際上這中間可能存在誤解和夸大。數據顯示,從1998年至今,中國制造業的就業崗位,事實上有些下降。換句話說,由于過去十幾年,制造業效率的提高,過去100塊錢的利潤和產出所需要的勞動力,每年都在下降。于是,出口可以增加,但就業不一定增加。

擴大出口、增加就業,這條路越走越窄,而且大量出口造成的是中國環境、資源等問題上的重大代價。要創造更多就業,中國主要應該靠擴大第三產業,擴大消費需求。通過人民幣適當升值,迫使一些企業實現轉型,可以更好地促進經濟結構的轉換,促進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袁甲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