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五中會議10月15日揭幕 確立第三次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據當前披露的消息顯示,“十二五”規劃的主基調是“加快經濟方式轉變”,另外,未來5年,中國將注重增長質量,著眼于由外需向內需、由高碳到低碳的經濟轉型。
據文匯報10月15日報道,中國執政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據悉,參加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的中央委員,14日起陸續抵京報到。中外輿論對于十七屆五中全會十分關注,有評論甚至預估它可能成為類似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性會議,將確立中國發展方式的第三次轉型,或者說拉開中國第三個卅年改革的大幕。
加快經濟方式轉變料成主基調
按照慣例,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將出席本次會議,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各省市、自治區及相關部委負責人亦將列席會議。本次全會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2個5年規劃的建議》,并發表會議公報。隨后,國務院將組織有關部門根據建議正式起草“十二五”規劃草案,提交2011年全國人大會議審議通過實施。
未來經濟增長目標在7%-7.5%
自1953年開始制定5年規劃(計劃)以來,每次5年規劃都會為中國發展戰略和發展政策確定大方向。據當前披露的消息顯示,“十二五”規劃的主基調是“加快經濟方式轉變”,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入手,在健全市場配置資源機制、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提法料將不再出現在“十二五”規劃中,由“國強”向“民富”轉型的精神將貫穿規劃始終。另外,未來5年,中國將注重增長質量,著眼于由外需向內需、由高碳到低碳的經濟轉型。
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經濟增長目標仍將設置在7%-7.5%之間。觀察家還指出,要完成“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這一全局和長遠的改革任務,必須在下一個5年中邁出實質性步伐。“十二五”規劃將觸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全方位的改革內容。
據報道,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就預估,在即將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將討論通過的十二五規劃,除了經濟領域,改革重點還可能放在社會政治領域,將建構以民主法治為特點的“善政體制”,進一步趨向“善治”。 俞可平提出的“善政體制”,五點涵義相當清楚,就是完善法律體系與審查機制,政府之間要主動善盡責任,要以服務的心態來看待人民的要求;并讓人民了解政府的運行,直接參與管理,以便有效的進行監督行為,并建構良好的監督機制達成零容忍體制。
俞可平認為,要朝這五個方向努力,光有改革的創新還不夠,對于原本體制內的問題也必須加以解決,無論要花上未來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因為大陸當前還必須面對公平正義、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社會穩定、官員廉潔等一系列大問題。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