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賽為智能年輕女高管 身價兩億辭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年輕貌美又身兼要職,這就是創業板公司賽為智能(300044.SZ)前董秘周嶸留給人的印象,以致今年初賽為智能眾高管進行網上路演時,投資者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頻頻投向這位35歲就兼任董事、副總經理、董秘三個重要職位的年輕女高管。

令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周嶸今年4月7日卻辭去董事、副總經理及董事會秘書職務,目前持有賽為智能的股份高達679.03萬股。賽為智能董事會4月8日對此作了公告,并稱其辭職是出于“個人原因”,周嶸辭職后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周嶸的任職期限原本為2008年8月8日至2011年8月8日,作為賽為智能發起人股東之一,任期未滿便辭去董事會要職無疑引發投資者重重憂慮。

在創業板目前所有辭職高管中,周嶸的持股數僅次于9月1日辭職的碧水源前副總經理梁輝,而且這些股份明年1月20日便可上市交易,顯然存在較大的套現動機。而辭職后,其套現將不再受“高管每年減持股份不得超過所持公司股份25%”的硬性規定限制。以賽為智能目前股價計算,周嶸持股市值已達2億元。


36歲女高管極速升遷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持股市值已達2億的周嶸是賽為智能的第四大股東,也是公司當年的發起人之一。從最初公司設立時共同入股,到后來持有679萬股上市公司股權,年僅36歲的周嶸用十三年時間實現了個人財富的激增。

從賽為智能招股書顯示的資料看,1974年出生的周嶸系安徽省馬鞍山市人,1995年至1996年曾任職于深圳市高思達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1997年,周嶸進入賽為智能工作,一進公司便是發起人股東之一。當年2月份,賽為智能前身深圳市賽為實業有限公司設立,由自然人周勇、封其華、周新宏、周嶸各現金出資35萬元、26萬元、24萬元、15萬元共同投資。其時,周嶸僅23歲。

此后十年,先后任賽為有限公司的董事、辦公室主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

從2001年到2006年,賽為智能前后經過5次增資,注冊資本從100萬元增加到5100萬元,期間周嶸每次都參與增資,數額從幾十萬最后升到幾百萬。公司不斷增資,周嶸總共為賽為智能新出資近500萬元現金。

伴隨增資的不斷加大,周嶸在賽為公司的職位也不斷攀升。2005年8月和2006年5月,經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會通過,周嶸被任命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2008年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當年8月8日,股份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聘任周嶸為公司副總經理兼任董事會秘書。至此,年輕的周嶸用十年時間,實現了財富與地位的極速升遷。

十年身價兩億

如果說賽為智能上市前的增資擴股只是為周嶸的財富增長鋪就了一條通道,那么賽為智能的上市則為其財富暴漲注入了催化劑。

賽為智能今年1月20日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周嶸作為公司第四大股東,同時也是兼任董事、副總經理和董秘三個要職的高管。發行前持有543.22萬股,持股比例為9.05%,發行后其持股比例變為6.79%。今年上半年,周嶸的持股數增至679.03萬股,但持股比例未變。

今年7月初,賽為智能股價在到達19.02元的最低價后開始強勁反彈,截至9月8日已創下30.07元的反彈新高,短短兩個月漲幅就接近60%,隨著股價的不斷上揚,周嶸的身價也水漲船高。以目前賽為智能9月8日約30元的股價計算,其持股市值已達2億元。

由于上市時周嶸和公司高管曾承諾,上市一年內不減持所持股份,因此,這部分限售股到明年1月21日便可上市交易,但深交所對上市公司高管的減持有限制性規定,即高管每年減持的股份不得超過所持公司股份的25%。

為擺脫這一限制,不少上市公司高管不惜辭去高管職位,周嶸今年4月7日也辭去賽為智能董事、副總經理及董事會秘書職務。盡管公司公告時將其辭職原因歸結為個人原因,但由于其持有大額股價,且即將于明年初解禁,這個理由很難讓人信服。

周嶸辭職之所以引發業內震驚與疑惑,不但因為她是公司創始人之一,而且此前擔任了賽為智能董事會的重要職位,事實上,周嶸每年從賽為智能領取的年薪也不低。2008年其年薪為15.28萬元,2009年的薪酬升為20萬元。這在創業板高管中屬于中上水平。

對于周嶸的辭職,賽為智能董秘辦工作人員日前對《投資者報》解釋稱,周嶸的辭職純屬個人行業,與公司基本面無關,“至于她辭職后是會減持套現,更是難以知曉”。目前,周嶸盡管不再是賽為智能的高管,但仍然是公司的第四大股東。

應收款異常市場份額存疑

除去可能減持套現的需要,周嶸辭職的另一個原因或與賽為智能的業績表與成長性有關。公司以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為主營業務,主要為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建筑行業提供智能化產品。

“未來三年內,公司將擴大智能化系統市場占有率,形成較為完善的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產品體系和鐵路信息化數字化系統產品體系”,這是賽為智能董事長兼總經理周勇在年初舉行上市路演時的表述。

事實卻并非如此。

今年中報出來后,這家在招股書中聲稱是中國最專業的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的創業板公司更是暴露出成長性隱憂。表面看,公司上半年業績仍實現了穩定增長,實現營業收入7810.35萬元,同比增長19.78%,實現凈利潤1316.09萬元,同比增長30.01%。但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約為1.0億元,占當期流動資產的18%。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應收賬款數額是公司凈利潤的七倍,且遠超過營業收入而且應收賬款回款周期跨度大,“這對于一個年收入并不巨大的創業板公司而言,是極不正常的。”一名券商分析人士介紹。

賽為智能所接工程多為公共基礎工程,合同另一方大多是地方政府,因此回款周期普遍較長。

另外,對于公司上市時宣稱的公司在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為7.0%,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出質疑。

據漢鼎咨詢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市場規模31億元,賽為智能2008年實現收入14456.65萬元,占比一半的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業務收入約為7200萬元,以此計算,賽為智能的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業務的行業占比還不到3%。就算將公司全部收入計算在內,其市場占比也只有為4.7%,這與7.0%的數據相差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