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國成品油價格機制的主要問題和改革思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2-13 10:21


問題之一:汽柴油比價扭曲,不能反映國內供需,不利于保護弱勢行業

盡管考慮加工費、折價系數及收率因素,汽油加工成本僅比柴油高約240元/噸。但供需基本平衡的汽油出廠價比處于緊平衡的柴油出廠價每噸高850元,嚴重扭曲了汽柴油之間供需關系。同汽油出廠價相比,柴油出廠價并沒有真實反映國內柴油供需狀況,致使柴油資源持續緊張,甚至批零倒掛。

盡管國家出于保護弱勢行業目的,降低柴油上調幅度,提高汽油上調幅度,但是在實際運行中,由于柴油資源供應短缺導致柴油銷價超規定價的現象時有發生。相反,由于汽油資源相對寬松,使得汽油銷價明顯低于規定價,尤其是高標號汽油的銷價更是大幅低于規定價,違背了國家汽柴油規定價中“汽高柴低”的定價初衷,使得國家應該照顧的行業沒有實際享受到價格優惠。

問題之二:地方煉油企業生產靈活,煉廠開工水平與利潤水平緊密相連


截至目前,中國地方煉油企業加工能力約為1.23億噸/年(除兩大集團外),占全國23%左右。

價格調整不及時、不到位是影響地煉開工率的重要原因。當國際油價較高但國內價格偏低時,地方煉廠生產積極性下降,開工率普遍偏低,部分企業甚至停產。

問題之三:國有煉油企業在國際油價高企時承擔了保供責任

截至2011年底,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煉油能力將達到4.09億噸/年,約占全國的77%。為保證國內供應,兩大公司汽柴油銷量高于產量,資源缺口多靠地煉和進口補充。2010年中石油汽柴油產量7753萬噸,銷量1.14億噸;中石化汽柴油產量1.02億噸,銷量1.35億噸。

當國際油價高企,煉油嚴重倒掛,為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彌補地煉減產造成的缺口,國有企業需要在承擔虧損的前提下提高負荷、加大生產,甚至補貼進口。

面對不斷上升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日益突出的油品市場矛盾和環境壓力,只有通過活用價格杠桿,才能有效緩解供需緊張,引導合理消費模式。因此,市場化是中國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的最終方向。

目前,中國政府正研究論證成品油價格機制深入改革的思路,主要是在現行體制機制框架內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靠掛油種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

我們認為,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之外,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還要考慮價格結構問題。因為基于前面的分析,國內外油價基本接軌,成品油終端價格水平的確定,主要是通過稅收調節來實現的。

應對成品油稅費的征收環節和分配機制進行相應改革,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參與積極性,并確保實現對特殊行業和群體的補貼返還。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油價高企時,一味提高價格是不可行的,但過度壓縮企業利潤也不可取,此時做價格的結構性調整就顯得非常必要。

鑒于柴油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之一,應適當降低柴油稅費,鼓勵柴油的生產和進口;同時相應提高汽油稅費,以體現資源和環境壓力,鼓勵合理消費。建立彈性稅制,降低稅收比重,擴大利潤空間,鼓勵企業積極生產;對農業、交通運輸業等特殊行業減免稅費或補貼;抑制非生產/商業活動柴油消費。

汽油方面,則需要提高稅費水平,一方面引導合理消費、鼓勵節能環保,一方面增加稅收總額、擴大調節空間,下放調價權,一方面與國際油價緊密聯動,一方面體現國內供需形勢。

觀點來源: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研究所副所長戴家權2011年12月16日在第五屆中日石油市場研究成果交流會上的發言《中國石油需求展望及成品油價格比較分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