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盤股大跌加速A股"去泡沫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海普瑞破發了。與這只前“兩市第一高價股”一同跌入“深淵”的,是股市大盤。
市場人士認為,以海普瑞為代表的成批中小盤股票的連續下跌,體現出一種價值回歸,而這也是導致近來股指不斷下跌的重要原因。
中小盤股價值回歸
昨天,海普瑞股價大跌9.84%,收于144.25元。以實際控制人李鋰夫婦合計持有公司2.8億股計算,李鋰夫婦的資產降至403.9億元,相比上市首日收盤,資產縮水近百億元。破發還令211位參與網下配售的配售對象合計浮虧約3000萬元。
當天,國民技術雖然下跌3.89%,但最終收于153.92元,成為新的兩市第一高價股。
海普瑞破發似乎說明,在推高發行價的過程中,真正獲利的還是原始股東和投行。而在大環境不好時,即便是機構投資者參與一級市場也很難獲利。
但面對諸多如海普瑞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市場卻總有一種沖動。
南京一券商投行保薦機構代表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高新技術代表著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當前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很大,相關企業在IPO時獲得一定的溢價可以理解,機構也愿意給這個錢。但不顧一切地抬高估值水平是不理性的表現。
上述保薦機構代表人舉例質疑:同為深圳高科技企業的中興通訊,它的市值只有600多億元,而剛上市的海普瑞以發行價計算市值也接近600億,中興通訊也就相當于一個海普瑞?
杭州一券商自營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海普瑞上市時雖然大盤指數在不斷下跌,但醫藥股以及中小盤股卻漲勢兇猛,海普瑞發行多少得益于當時的大環境。最近中小板股票價值回歸的代價,是整個市場多數股票價格的回落。這也是最近一段時間股指不斷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
市場印證了這位券商自營人士的觀點。自中小板指數4月23日正式下跌以來,截至昨日收盤,破發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已經增加到30只。
市場面臨更多考驗
中小盤股票大跌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巨大。據財匯數據統計,在過去的兩個交易日里,共有128只未經特殊處理的股票跌幅超過10%。
在中小板個股疲軟的同時,之前機構期望中的風格轉換并沒有出現,相反,它們正在將市場帶入又一次下跌。滬深兩市昨日紛紛創出去年8月份調整以來的新低,上證指數一舉跌回去年5月的水平。
而自中小板指數4月13日達到高點以來,上證指數和深成指分別下跌15.39%和18.61%。市場資金凈流出高達407.71億元。
對此,上海一券商資深策略研究員認為,考慮到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包括歐美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以及國內宏觀政策的調整,這些因素都存在導致股指再現大跌的可能。
上述杭州券商自營人士表示,除大環境外,市場環境現在也發生了變化。股指期貨推出后,由于參與者主要是大戶和民間投資機構,基金公司、券商等機構投資者并未介入,這就使得股指期貨成了一個投機性很強的工具,它的暴利機會就體現在合力做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