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大陸教育丟掉了根本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陸社會出現普遍的教育焦慮。學術腐敗和誠信破產揮之不去。評論解讀大陸的高校,有學術腐敗和誠信疑慮;大陸的教育,存在家長焦慮和學生壓力。部分是華人社會望子成龍鳳始然,但社會乃至政治體制不鼓勵自由思潮甚至崇尚人治權威,可能才是病根。
中國教育有問題嗎?有,而且很嚴重。嚴重到什么程度?嚴重到連我們有什么問題,或者問題出在哪里,都不知道。
金牌,不該是體育的母的;諾獎,也不該是教育的目標。發展體育運動,應該是為了“增強人民體質”;發展教育事業,則應該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盯住這獎那獎不妨,把能不能得獎看做成敗的標準,恰恰證明中國教育出了嚴重的問題。
什么問題?丟掉了根本,搞壞了腦子。
腦子被搞壞的表現之一,是不但不會分析問題,甚至也不會提出問題,包括不會反問、批駁、質疑。比如有人說:殺人的事,天天都有,到處都有,你憑什么把藥家鑫案歸罪于中國教育?這就讓人哭笑不得。沒錯,我們確實不能說,但凡出了殺人案,就是教育有問題。事實上,我也沒把所有的賬,都直接算在教育頭上。但,發生了這么多多不正常事件,肯定是某個地方、某個領域出了問題。這個地方和領域,可能是司法,可能是分配,也可能是教育。既然如此,又怎么就一定不是錯在教育呢?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籠而統之一句“殺人的事從來就有”,可是駁不倒對方的。這其實是不會辯論。
不會辯論,是因為不會思考。不會思考,則是因為我們的學校,從來就不教這個。學校教的,永遠是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懷疑是不可以的,批判是不允許的,分析和實證則是不訓練的。至少,文科的課堂里沒有,老師們也不會。文科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全靠中學時代平面幾何打下的底子,還得當時就喜歡這門課才行。
把握科學精神和方法
甚至就連理科的課堂,也往往只有科學手段(技術和技巧),沒有科學方法,更沒有科學精神。因為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成材成器”。能獲諾獎最好,起碼也得是“有用之才”。這就必須打牢基礎。也因此,我們的基礎教育品質不差。但他們忘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固然重要,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就更重要。沒有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包括諾獎在內的那些東西,永遠都可望不可即。何況,那還不該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什么是科學精神?我以為,就是懷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實證精神,是這四種精神之總和。不能懷疑,不準批判,不會分析,也想不到要去實證,當然不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不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果是,文科生變成字紙簍,理科生變成機器人。誰都不會獨立思考,每個人都喪失了自我。
自我的喪失,必然伴隨著道德的淪喪。因為真正的道德,必須也只能建立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么可能愛別人、愛社會、愛國家?如果自己對自己都不明不白,又怎么可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我,豈能喪失?
死記硬背 不斷施壓
受教育者喪失了自我,是是因為我們的教育丟掉了根本。今日之中國,學校是工廠,院系是庫房,班級是車間,學生則是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齒輪和螺絲釘,只不過有的鍍金,有的鍍銅,有的壓了塑料膜。但指導思想和生產模式,則是一樣的。目標,是“望子成龍”:標準,是“成王敗寇”:方法,是“死記硬背”;手段,是“不斷施壓”,還美其名曰“壓力即動力”。至于孩子們是否真實,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樂,沒有人去想。最需要“以人為本”的領域,卻最不拿人當人,這真是一個奇跡!
這就不能原諒。所有不愿被異化的人,都不能原諒。
原諒也可以,前提是必須改正。怎么改?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在這里,自由比全面更重要。
事實上,中國教育至少在口頭上是講“全面發展”的,從來不講“自由發展”。然而沒有自由,又哪來的全面?更可況,沒有自由的所謂“發展”,就算“全面”,那也至多只能制造“全能機器人”。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成為“真正的人”。讓每個受教育者,都充分自由的發展。最終實現“一切人的自由發展”。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