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創業板新股定價有望回歸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最高僅44.88%,創業板第三批新股首日漲幅再創新低。專家認為,創業板新股市盈率步步高[28.182.62%]升和首日漲幅持續收窄的鮮明對比,敲響了創業板新股定價的警鐘,這將有望促使今后創業板IPO定價走向理性回歸。

上周五,創業板第三批6只新股正式掛牌交易,截至收盤,6只新股中漲幅最高的個股是新宇邦(300037),較發行價上漲44.88%,而漲幅最低的上海凱寶[42.90-5.67%](300039)僅漲19.68%,6只新股掛牌首日的平均漲幅僅有31.98%。

第一批創業板28家公司上市時,雖然平均高達57倍的市盈率被市場廣泛詬病,但在各路游資的瘋狂追捧下,首日平均漲幅仍然高達106%。首日過后這28股走勢仍然強勢,受此影響,此后上市的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節節攀高,第二批8家公司達到了83倍,第三批6家公司雖有小幅回調,但相對來說仍然居高不下,依然達到了78倍,而第四批8家公司市盈率更是再攀新高,達到了創紀錄的88.6倍。

然而和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的節節攀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上市的首日漲幅卻持續收窄。第二批創業板上市后,創業板新股爆炒驟然降溫,從首批28股首日平均漲幅的106%猛降至45.21%,第三批平均漲幅更是降到了上周五收出的31.98%。


“首日漲幅持續收窄,正是創業板發行定價估值過高的市場體現。”分析人士指出,首批28股106%的平均漲幅,實際上是游資制造出來的“非理性需求”推動的結果,是一種假象。這從深交所限制游資行為后,創業板新股首日漲幅驟降即可看出。該分析人士認為,限制了游資行為后,第二批和第三批創業板新股表現更接近于真實的市場定價。

“這說明,市場對創業板的高發行市盈率已經越來越不認同了,創業板的風險已經越來越高,而第四批創業板近90倍的市盈率,已經將其未來數年的成長性透支完畢。”上述分析人士呼吁,投資者最好不要參與創業板第四批新股的炒作。

不過,在這位分析人士看來,創業板新股首日漲幅持續收窄并非壞事,相反,在一系列現實數據的警示之下,今后上市的創業板公司為了避免陷入首日破發的危局,就必須在發行定價上給投資者足夠的讓利,這也將引領創業板的發行價和發行市盈率走向理性回歸。

“首日漲幅收窄是好事,這有利于今后創業板發行市盈率走向理性下調,物極必反嘛。”該分析人士最后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