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春運拐點隱約可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12-31 16:01


素有年度人口大遷徙之稱的春運,隨著2011年12月29日電話預訂票啟動而拉開帷幕。發改委、鐵道部和交運部等預測,始自2012年1月8日終于2月16日的為期40天春運,旅客運載量將達31.58億人次,同比增長9.1%,其中鐵路2.35億人次,增長6.1%,公路28.45億人次,增長9.5%,水運4350萬人次,增長3%,民航3488萬人次,增長7%。

匯聚學生流、民工流和探親流的春運歷年來都給交運部門帶來較大的運載壓力。不過,伴隨著近年來鐵路、公路等運力擴建,全國交運供需緊俏趨勢有所緩解,如2011年春運曾預計全國鐵路和公路分別發送旅客2.3億人次和28.5億人次,而實際發送總量分別為2.21億人次和26.4億人次,都顯著低于預算值,這從側面反映春運等黃金節假日人流出現了止升回落之勢,春運拐點隱約可見。


諸多理據顯示,當前運力的供需狀況主要呈現日常運力充盈甚至供過于求而節假日運力緊張之格局。目前春運等運力緊張主要源自交運使用效率和運力調度效率較低,而非實際有效運力不足。若這一判斷是客觀的,那么今后春運等運力均衡或將成常態。

能撬動起全國人口總數兩倍有余的春運現象,絕非是單純的傳統文化所帶來的節日效應與運力不足問題。簡要概括春運發生機理不難發現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以開放促改革的外向型戰略和改革序列強化了東南沿海的區位競爭優勢,致使1980年代中后期貿易部門替代鄉鎮企業成為安置就業的主要部門,造成了每年人口大遷徙;一是鐵路運價長期維系低價,致使勞動力等要素資源的跨區流轉成本顯著低于商品物流成本,從而對貿易部門和勞動力產生了激勵效應。顯然,正是這兩個必要條件的持續存在,使勞動力大遷徙未隨改革由沿海向內地的推進而緩解,使藤田和塞則等構建的企業和居住區位分析框架發生變異或失靈。如根據藤田等的研究,交運成本處于中間值時,運輸成本進一步下降,企業的空間聚集效應將逐漸被瓦解,企業布局將逐漸以要么接近市場、要么就近于勞動力和要素資源之地區呈分散布局;而中國客流運價的管制廉價固化了東南沿海的區位優勢,致使數十年勞動力大遷徙持續高增長,挑戰交運部門運力。

不過,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適齡勞動力趨向供需平衡,以及全球經濟金融危機致使歐美等外部需求萎靡,過去那種基于低運價向東南沿海地區輸送廉價勞動力等要素資源的中國廉價貿易競爭優勢正趨向式微。即由于外需萎靡和適齡勞動力趨向供需均衡致使勞動力工資上漲,沿海制造和貿易部門對勞動力的吸附安置效應下降,而能夠大批量安置勞動力的領域正由外貿制造部門逐漸轉向內貿服務部門(新生代農民工已不愿從事勞動強度大的制造生產,而制造業智能化也使制造業提供就業人數下降);同時在外需不確定和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上漲下,大量產業資本開始向勞動力密集和要素資源豐盈的中西部地區傾斜,并加大對內需潛力的發掘,為中西部地區的大量勞動力提供就近就業機會,降低了市場對長途交運工具的需求。此外,高鐵、高速公路等大規模建設所帶來的人口流動成本的上升也客觀上牽制了勞動力大規模南飛東進,致使春運運力出現中短途運力緊張而中長途運力過剩之格局,如最近幾年春運壓力最為緊張的已不再是中長途客運,而是省內和區內中短途客運。

與市場對交運需求趨緩回落所不同,目前交運擴建則呈急速擴展態勢,鐵道部和交運部等都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和2020年前以“適度超前”之理念加速運力投資。如交運部出臺的十二五發展規劃預計,“十二五”末公路客貨運量分別達400億人次和300億噸等,公路網總里程398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7.4萬公里,至2020年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2萬公里;鐵路則預計至2012年營業里程增至11萬公里,高鐵客運專線1.8萬公里,至2020年高鐵旅客年發送量70億人次以上。遺憾的是,鑒于目前鐵路、公路和航運等都不同程度地凸顯出運能過剩之問題,如航班非節假日存在20%的運力閑置問題,高鐵和高速公路等目前已出現了上座率和客貨流不足問題。若相關部門繼續按照中長期規劃擴大運力,那么未來運力過剩、交運資產收益率下降等問題將越發突出。與此同時,目前中國單位GDP對應的高速公里里程已達1.4公里/萬美元,約為歐盟的3倍、美國的2倍和日本的8倍,今后鐵路、公路和航運等要維持目前的投資收益率抑或盈虧平衡,將不得不提高票價和過路費(如鐵路部門就借助高鐵而變相推高運價),從而增加整體經濟的交易成本,牽制經濟發展速度。

由此可見,當前交運市場越發呈現出需求止升回落而運力急速擴展之格局,反映今后或將面臨的是越發突出的運力過剩、運價高企與交運資產投資回報率下降等問題。雖然匯聚學生流、民工流和探親流的春運還將持續,但與其大規模擴展運能,不如把資金用于改善現有運力、提高現有運力效率等領域。(21世紀經濟報道)

(曹文明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