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大聯合政府」 學理實務都不可能
鉅亨網新聞中心
「組大聯合政府 學理實務都不可能」(程平報導)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選前拋出組織「大聯合政府」的想法,還說當選後閣揆不一定國民黨籍,蔡英文更強調,他要推動的不是「唐飛模式」,而是要以「協商式民主」,透過黨對黨的溝通,來推動「大聯合政府」,讓朝野間不再對立,社會更和諧。
不過蔡英文這樣的想法聽在藍營耳裡,就不得不想起過去陳水扁及謝長廷的主張,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林奕華就說,陳水扁在1999年參選總統時,就曾說當選後要組成「台灣民主大聯盟」,強調要清流共治,全民政府,新閣揆一定非民進黨籍,但最後唐飛卻成了史上任期最短的閣揆。到了2008年,謝長廷競選時也說,要推動和解共生,組大聯合政府,由最大黨領袖擔任行政院長。而蔡英文現在又提出「大聯合政府」,聽起來就像是長扁的合體。
蔡英文當然必須要延續陳水扁及謝長廷類似聯合政府的主張,因為以目前台灣的政治結構來說,民進黨想要在國會取得過半的席次,當然相當不容易,想要避免朝小野大的困境,就需要在國會聯合其他政黨,因此文化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忠山就認為,蔡英文現在的做法,只是給所謂第三勢力的支持者一些想像,騙選票罷了。
會被納入想像的,當然也包含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就說,就現實面來說,要靠民進黨與親民黨的立委席次相加過半,組織聯合政府,就已經希望不大,而國人更難以接受拿職務做權力分配。此外,如果真的這樣做,現在幫蔡英文抬轎的民進黨同志,又如何能接受?這會是在挑戰政治人物的本性,更別說是與國民黨組成聯合政府,如果國民黨的席次更多,難道要將組閣權交給國民黨,採行左右共治,弱化總統的權力。
有此可知,要並非處在戰爭時期的台灣,各黨捐棄成見、想法一致,去組成一個「大聯合政府」,不管在學理上或是實務上都是行不通的。因此蔡英文現在會拋出這個球,不是對政治瞭解的不夠紮實,就是企圖在自己最弱的兩岸關係上,仿效馬總統找台聯黨出身的賴幸媛當陸委會主委一樣,讓統獨立場不同的人士相信自己不會走極端。只是支持馬英九的選民多數都期待兩岸能為持現狀,認同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立場,找賴幸媛當煞車當然沒問題,但多數力挺蔡英文的綠色選民,能接受一個既推動兩岸交流,又反對台獨的行政院長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