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騰訊新蛻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如果不是那句“狗日的騰訊”觸痛了他,如果不是奇虎360董事長對他的捉弄,馬化騰可能還無法意識到,整個江湖上都是他的敵人。2011年的馬化騰,可能還不會打開騰訊開放之路。

但2011年,這個本土互聯網巨頭終于明智地走出了關鍵一步。


難說這不是馬化騰自覺的一步。要知道,騰訊B2C業務已發展至巔峰,用戶已基本覆蓋整個中國網民。以他的嗅覺,應該不會盲目到一勞永逸的地步。

過去幾年,它不是大包大攬,就是強力收購。騰訊已是一艘超級航母,圍繞著IM母艦,周圍圍繞著電商、搜索、門戶、微博、空間、游戲等各式各類的巡洋艦、戰列艦,以上戰艦噸位也隨時可能成為另外一艘航空母艦。

過去一年,騰訊投下上百億元巨資,建立生態圈,嘗試開拓2B業務以及為騰訊用戶提供虛擬化之外的服務。

馬化騰高興的莫過于,一年多開放帶來的成果。騰訊已逐漸擴大為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而不僅僅依靠自身增長。

也不要以為馬化騰就此開始樂得清閑,騰訊不過是有限的開放,它并沒有徹底改變自己的脾性。它拒絕為某家競爭對手開放接口。

而且,2011年騰訊大推“微信”,顯然憑借高端用戶沖擊新浪微博。2012年,馬化騰還會推出更具殺傷力的互聯網產品。

但馬化騰攤的這張餅太大了,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創造了許多對手。聯想、華為、中興這些企業憑借硬件優勢試圖切入移動互聯網領域,連百度、新浪、阿里巴巴等大公司也紛紛同手機企業合作,推出各自的手機,推出各自的開放平臺,也許他們都有機會和谷歌、蘋果一樣,在未來中國巨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與騰訊掰一下手腕。

除了QQ、網游外,騰訊其他領域都不是單項冠軍,但它卻是個全能冠軍。馬化騰打開的開放之路,再也無法撈取所有產品線的利益果實,但走向平臺化的騰訊,只要過一過油水,也足夠它生存下去。而這對中國互聯網小型企業的創新來說,已是善莫大焉。(第一財經日報)

(賈芳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