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美元上漲降低我國通脹壓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最近央行開始減緩貨幣收緊頻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前期連續的流動性收緊初見成效,而新股發行不減且春節備付需求加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美元指數大幅反彈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漲勢得到遏制,從而減緩了我國通脹壓力。

 近期美國多項經濟數據好于市場預期。如4季度GDP年率季度環比增長5.7%,超過市場普遍預測;1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上揚。美國經濟的走強使得美國逐步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成為美聯儲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1月27日,全球主要央行宣布終結臨時美元流動性的互換安排就是美元收緊的一個開端。此后,美元指數再度強勁回升,相應的原油期貨價格則開始有所下降、緩解了之前連續上漲的壓力。

 我們認為,美國寬松貨幣政策未來退出的速度主要依據美國經濟數據的表現,在主要經濟數據繼續好轉、量化寬松政策陸續退出的背景下,美元指數將會時不時有較好反彈,從而會引發部分資金的回流,從而以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勢頭將放緩。

 如果資金回流美國的情況發生,對我國央行來說則減緩了流動性壓力。同時,由于生產資料價格走勢和國際CRB大宗商品期貨價格走勢高度相關,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勢頭的放緩也會減緩我國的通脹壓力。近2周央行放緩貨幣收緊步伐,我們認為跟以上這兩個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未來我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運用也會視這些因素的變化而靈活收放。


 我們認為2010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幅度將呈平緩走勢,那么我國全年CPI維持在3%以下安全水平的概率較大,央行的貨幣政策收緊節奏可能小于市場預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