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亞市盤中CBOT谷物期貨止跌反彈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不利天氣導致農作物狀況惡化,威脅作物產量,投資者對谷物供應感到擔憂,受此提振,CBOT谷物期貨21日亞市盤中止跌反彈。
綜合媒體9月21日報道,CBOT玉米、大豆和小麥期貨21日亞洲電子盤走高,收復了稍早的失地,歸因于投資者猜測美國農作物種植區的不利天氣可能會損及作物產量。
北京時間13:29左右,CBOT 11月大豆期貨上漲6.00美分,報13.44美元/蒲式耳,該合約稍早一度下跌0.5%。大豆期貨20日上漲了0.2%,結束了連續六個交易日的下跌趨勢。
預報機構Telvent DTN Inc.在一份公報中20日表示,美國中西部部分地區的降雨和寒冷天氣條件可能不利于玉米和大豆作物,而由于南部種植區土壤干燥,一些小麥作物的播種可能會被推遲。該機構表示,“小麥作物將需要更多的降雨,以在冬眠之前確保良好小麥發芽和早期生長。”
美國農業部表示,18日當周美國玉米和大豆作物狀況惡化,美國玉米種植戶正以低于去年同期的速度進行收割,因此前的寒冷天氣阻礙了作物成熟。美國農業部表示,截至9月18日當周,約53%的大豆作物處于良好或優秀狀態,低于此前一周的56%,以及去年同期的63%;約51%的玉米作物狀況為良好或優秀,低于前一周的53%和去年同期的68%。
新際美國公司(Newedge USA LLC)21日表示,玉米價格可能將上漲至創紀錄水平,因投資者對全球供應的“緊張”情緒回歸市場,而美國收成的收益率可能將遜于預期。
交易商表示,在美國10月的收割季后,玉米期貨可能將恢復上漲勢頭,躍升至每蒲式耳7.75美元至8美元,因進口商爭奪供應,市場面對的是連續第三年全球供應赤字。
CBOT 12月玉米期貨上漲1.50美分,報6.9175美元/蒲式耳,此前該合約曾損失了0.6%。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玉米是美國首要的種植作物,2010年玉米作物產值達到667億美元,大豆緊隨其后,產值為38.9億美元。CBOT 12月小麥期貨上漲3.25美分,報6.79美元/蒲式耳,此前曾上漲0.6%,至6.79美元/蒲式耳。該合約9月已下跌了14%。
(王媛媛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