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認為 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由彗星撞擊引起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美國康乃爾大學 24 日公布研究成果指出, 1908年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大爆炸很可能由彗星撞擊地球引起。
新華網報導,研究人員介紹說,近年來,美國多次發射航天飛機,每次發射大約向大氣中排放 300 噸水蒸氣,它們最終會在地球兩極地區形成雲,夏季有時會形成夜光雲。
而據史料記載,從通古斯大爆炸發生的第二天開始,數千公里之外的歐洲地區持續數日夜空明亮。研究人員推測,這是由夜光雲所致,夜光雲是彗星釋放的水蒸氣進入地球大氣層形成的。
夜光雲通常只在高緯度地區的夏季才能觀測到。對其成因科學界尚有爭議,但主流理論認為它主要由極細的冰晶構成。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地球在 1908 年時很可能遭彗星撞擊,彗核釋放的水蒸氣被高能旋轉氣流捕獲並隨之高速運動。因此,夜光雲現象發生在距通古斯地區數千公里的歐洲地區。
1908 年 6 月 30 日,俄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發生強烈爆炸, 2000 多平方公裏的古老森林被摧毀,這就是著名的通古斯大爆炸。科學界對其原因目前尚無定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