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A股回落無關歐債 破解融資平臺或致通脹長期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12日之前,央行加息和6月CPI創新高的消息,都沒能阻擋A股的上漲決心,但12日,一個貌似風平浪靜的日子,A股卻突發大跌。

當天上證指數低開17點,收報2754.58點,下挫48.11點,跌1.72%,創7月以來最大跌幅,成交金額比前一天放大103億元。深市主板成交放大125億元。

事實上,當日利空只有歐債危機的惡化。美林日前警告稱,意大利債務市場進一步惡化將威脅全球經濟復蘇,并會給世界金融市場帶來風險。

受此影響,隔夜海外市場一片慘綠。美國三大指數——道指、納指和標普,7月11日分別大跌1.2%、2%和1.81%。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也大跌1.03%。


“繼希臘后,意大利成為又一個定時炸彈,歐洲債務危機有火燒連船之勢;美國則仍未能就國債逼近上限問題達成協議,引發投資人避險情緒提升,海外股市普跌。高通脹令市場心態脆弱的情況下,外圍悲觀情緒觸發A股周二的下跌。”12日收盤后,大成基金指出。

脆弱的A股

6月20日上證指數下探2610.99點后,A股突然發威,10個交易日上漲200點。7月5日起,A股徘徊于2800點位附近,直至12日大跌。

“外圍市場只是A股下跌誘因之一,其實沖高到2800點后,A股就已無力上漲。此輪反彈主要基于通脹見頂和經濟增長向好的兩大預期,但能否成真依然需要觀察,因此A股本次反彈雖然開局很好,但我們感覺機構參與不多。”12日晚間,某基金公司研究人員告訴記者。

通脹和經濟增長是今年A股最關注的兩大變量,前者直接關系到貨幣政策松緊,資金面松緊又關系到A股估值水平,而后者則直接影響上市公司未來業績表現。

“目前市場預期較為一致,即6月通脹創新高,但可能是年中高點,經濟繼續回落,但三季度可能見底。加之上周央行在宏觀數據出臺前已加息,因此,宏觀數據的披露對市場沒有形成新的沖擊。”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

隨著6月份宏觀經濟指標陸續公布,部分領先指標回升似乎也預示宏觀經濟形勢出現向好跡象。

5月份,房地產銷量上升。6月份,M2和人民幣貸款余額月環比分別為16.2%、13.2%,連續兩個月回升;新增信貸63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207億元;連續兩個月同比負增長后,汽車產銷也出現小幅回升。”

甚至有機構敏感地察覺到,政策已現局部松動跡象。

“盡管為抑制通脹貨幣政策短期內難有松動,但近期經濟快速下滑以及資金面異常緊張的現象,已引起政府部門重視,從各部委表態和動作看,我們發現政策再次出現搖擺。譬如,6月份新增財政存款較5月份明顯下降,余額的同比增速快速降至12.9%,說明財政政策方面已現局部松動的跡象。”大成基金表示。

雖然預期較一致,但多數機構只將此輪行情定性為反彈行情。

“我們判斷處于反彈階段,主要是經過之前持續的緊縮,市場對于政策放松有較強預期。中長期趨勢仍不明朗,前期市場擔心的各種因素沒有完全轉變,預期經濟整體還處于回落周期。”景順長城基金認為。

A股回落無關歐債破解融資平臺或致通脹長期化

A股尚脆弱之際,對通脹的擔憂又悄然抬頭。

7月12日,某基金公司研究總監認為,“歐債不是影響A股最主要的問題,重要的是市場對于6月CPI見頂回落的預期開始修正。從現在的情況看,CPI可能要到7月才能見頂。現在,走勢看政策,政策變化看CPI,所以如果市場發現對CPI的預測過于樂觀,這波反彈就失去了基本支撐。”

其實,市場對于6月通脹見頂的觀點已出現修正聲音。

CPI見頂而不回落,就是一個主要的修正觀點。例如,野村證券認同“CPI已在6月份見頂的概率為80%”,但其同時表示,“我們擔心的是通脹回落的速度可能會令人沮喪地緩慢”。

申銀萬國的報告也認為,“食品及整體通脹壓力仍較大,初步預計7月份CPI上漲6.2%”。這跟6月份CPI6.4%的同比漲幅仍很接近。

而一個市場尚未考慮到的因素是,地方融資平臺問題的解決,也可能導致通脹長期化。

地方融資平臺的問題已經成為A股這一波上漲的直接拖累。

繼云南省地方融資平臺——滇公路宣布近千億貸款違約后,上海地方融資平臺之一的上海申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現債務危機。

受此影響,A股的超級權重板塊銀行股,從6月29日開始已出現幅度不低的調整。以工商銀行(601398.SH)收盤價為例,7月12日較6月28日下跌4.7%。

在第一創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皓宇看來,這并非地方融資平臺給A股市場帶來的最大風險。

他認為,市場對于地方融資平臺問題的理解,不應聚焦于銀行股。“對于銀行業來說,地方融資平臺的問題肯定能解決,因為這塊資產非常龐大,如果出現問題,后果嚴重,所以非解決不可。”

“我們也跟銀行就此交流過,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在足額抵押方面問題不大,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注入新的土地等資產增加抵押物,主要問題在于地方融資平臺的現金流不足,沒錢還本付息。因此,最終的解決辦法有兩個,第一是中央購買銀行這部分不良貸款,第二是給予政府政策和時間,讓銀行逐漸消化。”王皓宇認為。

但兩個辦法中,第一個導致通脹,而第二個則需要通脹。

“如果是前者,資金只能來自印鈔,這會導致通脹;如果是后者,現有考核機制下,銀行不可能讓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變成壞賬,那么銀行就會不斷給融資平臺借新還舊,通過會計處理將問題延后,但融資平臺終會面臨還本付息問題。”王浩宇分析,“因此,地方融資平臺為還本付息,就要盤活自己的資產,這就需要通脹,通脹意味著債務貶值,或者資產升值,在通脹環境下,土地市場也會流轉起來,地方政府通過出售資產,就能完全實現還本付息。”

“如果通過第二種方法解決問題,政府就會將通脹長期化。實際上,很多發達國家都面臨負債過重的難題,通脹也是一大手段,因此全球性的通脹也是不可避免的。”王皓宇認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