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一季度逆差無關貿易再平衡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一季度對外貿易數據再次表現強勁,3月份的進出口總額超過1月表現,再創歷史新高。然而,市場人士主要聚焦在時隔六年后再次出現的貿易逆差上。實際上,一季度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相對于8003億美元的貿易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中國出現貿易逆差只是暫時的,這似乎是市場的共識,但對其解讀卻千差萬別。分析師認為,貿易逆差的出現源自通脹持續高企后,未來貿易條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非受全球貿易再平衡需求的推動。


海關總署10日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統計,1-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00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5%。受國內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為順差139.1億美元。

海關總署將產生逆差的原因歸結為三方面,哪方面占主導呢?從海關公布的一季度進口量價表中可以看出,進口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的價格普遍性上漲是重要因素之一。一季度,鐵礦石,廢鋁、廢銅 、原油,食物植用油、大豆等進口價格均出現上升,這些原料基本也是一季度全球通脹持續高漲的典型代表。同時,在進口大幅增加的同時,出口并未減弱。不過,這種局面暫時還不能解釋為內需的強勁。

在全球通脹預期未見回落的背景下,一季度,國內的民營企業進口增幅最大,明顯高于國企和外商投資企業。三者在一季度的進口增速分別為49.9%、34.5%、25.2%。分析人士認為,這其中可能不乏有投機因素在推動。考慮到預期大宗原料價格的持續上升,一季度增加進口為獲取價差的目的性較強,后續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據統計,目前全國鐵礦石壓港已高達4000多萬噸,比去年底壓港最嚴重的時候還要高出好幾百萬噸,僅連云港口岸囤積的鐵礦石就高達200余萬噸。這些鐵礦石,可供全國鋼鐵企業用上一兩個月。

另外,中國與歐盟,美國和日本前三大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格局并沒有改變。一季度,美國仍然是中國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一季度達到345.5億。而由于日本發生大地震,使得中國對日本的進口總額增幅放緩,中日之間的貿易逆差也有所收窄。

金融危機之后的全球貿易,并沒有朝著貿易再平衡的道路上前進,各國的貿易條件并沒有發生如預期的變化。據統計,貿易逆差主要出現在一般貿易項下。據統計,一季度,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459.8億美元,同比擴大66.5%;加工貿易項下順差為771.1億美元,擴大22.8%,一般貿易項下逆差擴大除了投機因素外,季節性因素變化和美元貶值不無關系。

一季度10.2億美元的小額逆差,主要來自2月份的逆差貢獻,2月份中國貿易逆差為73億美元,當時正值農歷新年。2月正值國內消費的旺季,而出口工廠大多因春節停產,出少進多的情況下形成了貿易逆差,數據部分因為春節而失真。另外,在大宗商品牛市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商品進口額飆升也是一季度逆差的成因之一。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表示,今年整個外貿的形勢總體是比較好的,但也有很多不確定性。中國政府對今年外貿總的政策指導是“穩出口、擴進口、減順差”。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出現的逆差并非來自政策的調整,而是市場因素自我調節的結果,這種局面受到貿易條件影響較大。從大量貿易順差到減少順差,再到逆差出現需要一個過程。預計在下半年,針對調節出口和進口的財稅政策可能出臺,主要表現可能在調低資源類鼓勵出口補貼的政策,削減稅率減小內外價差以擴大進口。

現時誰會為貿易逆差出現叫好?中國央行因為逆差的出現可能減少對沖流動性的壓力,中國央行副行長也將通脹的難度歸咎于,大量的外貿順差的出現,但真的會如此嗎?被動對沖外匯占款的流動性,僅是央行需要回收的一部分,連續9次上調準備金率,對沖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也證明了這一點。貿易商現時大量的囤積原材料風險也不小,而面對持續上漲的大宗商品,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在暗暗叫苦。

(陳洪亮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