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癌周,險企叫賣防癌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4月15日至4月21日,是世界防癌周,而今年的這一周也因為日本的核泄漏而備受關注。保險公司也借此向公眾介紹更多的防癌保險。業內人士表示,壽險產品在日趨多樣化的同時也在努力滿足著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衛生部腫瘤防治辦公室201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近20年來,每4至5個死亡者中就有1個是死于癌癥,癌癥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但“癌癥可防可治”也已成為一種共識,控制癌癥威脅的關鍵在于早預防、早發現和早治療。除此之外,借助保險來分擔未來的風險也是明智之舉。
據介紹,新華人壽在近期推出了首款面向中高端客戶的防癌疾病保險——健榮尊,其具備跟蹤癌癥治療全過程、高保障以及疾病預防與就醫協助雙管齊下的三大特點。突破了目前防癌保險領域的局限,可根據患者不同的癌癥治療方式提供相匹配的保險額度,為患者治療全過程包括確診、住院、手術、放化療、器官移植(包括肝臟移植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各個階段,提供更有針對性的保障。
而針對癌癥治療費用高昂且先進治療項目往往不在社保范圍之內等狀況,上述產品也借鑒了國外先進經驗,免體檢最高確診保險金達到100萬元,全過程的保障設計也可能使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實際能獲得的賠付遠遠超過100萬元。
對于保險產品的選擇,業內人士提示,在此類健康險產品上,更要關注產品的保障功能,同時,要通過檢查自身現有的風險保障程度,盡可能彌補缺失的保障,避免盲目的保障疊加。
重疾險選購之道(相關鏈接)
很多保險公司都針對工薪階層推出了匹配的重疾保險產品,但是,不少人在購買重疾險時仍存在一些誤區。首先,重疾險并非所有重大疾病都能予以保障。業內專家表示,關鍵是要看選擇的重疾種類是否有針對性和實際意義,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重疾險產品的保障范圍。此外,保額并非越高越好。據統計,目前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少則七八萬元,多則十幾萬元甚至更高。資深保險代理人稱,10萬元到30萬元的保額比較合適。低于10萬元的保障功能太弱,而超過30萬元對普通大眾而言沒有必要。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