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專題探討─政府債臺高筑,央行增加黃金儲備需求迫切

鉅亨網新聞中心


黃金由于不易毀壞,人類歷史上開采的黃金幾乎全部保存到現在。截止到2010年,估計人類已經開采了168300噸黃金。其中主要以珠寶首飾,私人投資和官方儲備的方式存在。珠寶首飾大約占人類以開采黃金的50%,另外工業應用大約占12%,主要是電子產品和醫療器械。黃金的另外兩個主要作用是私人投資和官方儲備,其中發展中國家人民喜歡把黃金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近十年來黃金的作用越來越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其中黃金占外匯儲備的比重也越來越高。

私人投資和官方儲備構成了傳統意義上的黃金市場,它們總共占全球黃金產量的36%,按照2010年黃金均價計算,大約價值24000億美元,價值規模超過很多主權國家債務。

上圖顯示黃金價值總額遠低于全球主要經濟體債務總額,為了避免債務危機的出現,全球央行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黃金儲備。相對于主權國家債務,黃金沒有信用風險。而且從長遠來看,債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會使國債實際價值下降,相對于國債,黃金具有保值作用。


黃金新增來源主要為新開采的金礦,央行售金與循環用金。2010年全球大約有168300噸黃金,2009年有165600噸黃金,其中增加主要就是來源于金礦。過去10年由于資金投入增加和技術改進的原因,金礦產量穩定增加。金礦分布廣泛,除了南極洲全球各大洲都有金礦。循環用金主要是從工業品中提煉,加工得來的,大約占每年黃金供應量的36%。循環用金主要來源于發展中國家提煉珠寶首飾,而且每年產量受黃金價格和經濟情況的影響,波動很大。

另外央行售金是黃金的一個穩定來源。在過去的100年中,央行有時候凈買入黃金有時候凈賣出黃金。為了平衡資產負債表。幾個發達國家央行連續21年凈出售黃金。為了減少凈賣出黃金對于黃金市場的影響,1999年成立的歐洲央行規定了出售黃金的最高限度。過去20年央行大約每年出售400噸黃金,占過去5年黃金供應量的5%。但是從2010年開始,央行從市場上凈買入黃金。希臘債務危機的爆發引起了各國政府對于黃金儲備的重視,央行有望繼續凈買入黃金

每年大部分黃金交易都是在倫敦場外交易市場進行的。場外交易市場由全球投資者組成,其中包括期貨,期權等衍生品交易商。健全的現貨與遠期市場,活躍的互換市場為黃金提供了充分的流動性。相對于其它流動性高的安全資產,黃金點差小而且交易量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