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功夫熊融資危機背后 到家O2O熱浪后遇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27 09:44

李立

過去半年持續處於風暴眼的到家O2O,現在需要靜一靜。

上門按摩O2O平台功夫熊日前遭遇多事之秋,先是深陷與平台技師糾紛,日前再次曝出融資失敗,或面臨倒閉的傳聞。針對此傳聞,功夫熊方面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傳聞不實,功夫熊目前處於正常運營中。

即使如此,多位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仍表示,功夫熊的傳聞與糾紛並非空穴來風,也不是孤例。在過去的一年裏,到家O2O在輿論與資本的熱捧下高燒不止,現在是該退燒的時候了。一旦進入無錢可燒的資本寒冬,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活下來。

“功夫熊”危機

提供在預約按摩推拿師服務的“功夫熊”,曾經創造過業內的融資奇跡。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0月16日,在按摩服務功夫熊依托微信公號正式上線,提供上門推拿服務,上線不到兩個月功夫熊已完成兩筆融資。上線當月獲得險峰華興等投資機構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11月功夫熊再次獲得祥峰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

但是到了此次B輪融資,功夫熊似乎沒有那麼幸運。功夫熊創始人王潤對外回應稱,“B輪融資確實還沒close,但並不代表失敗,融資不順也不會就倒閉。”針對融資失利的消息,功夫熊在發給《中國經營報》的申明中表示:各城市平台推拿師正常接單服務中,功夫熊所有項目預約和會員卡一切正常。除此之外,還將原有業務範圍拓展至亞健康調理等範圍。

即使如此,功夫熊似乎仍然無法迴避目前所面臨的危機。從王潤的回應看來,融資確實不像天使輪與A輪那麼順利。另外一面,還深陷於“刷單”與和平台技師的糾葛中。功夫熊上海平台的技師曾對記者報料稱,公司欠薪引發技師離職潮,公司創始人王潤在其朋友圈中則稱,“這些技師是因平台品控查出問題被下線,只實發所得,所有平台補貼被取消,才會對公司有意見。”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到家O2O一年來各種項目瘋狂上馬、燒錢圈地后惡性效果的顯現。

根據2015年4月相關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僅北上廣三地,涉及O2O上門服務的項目,最低累計融資額已約為17億元。“即使沒有相關的行業背景,以O2O相關的概念,與初步搭建的模式創業者也能拿到錢。”一投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資本在當時已經顯現出不理性。一部分享了上一輪互聯網投資紅利的投資人急於賭下一個紅利,新進場的資本則不願意錯過O2O的熱潮。“可能在一個概念內投好幾個項目,賭賽道的心態很嚴重。”

現在資本市場似乎開始冷靜一些,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融資變得困難。據China Venture7月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二季度互聯網行業VC/PE融資規模為37.89億美元,環比下降50.36%;融資案例數量222起,環比下降10.84%。

真命題?命題?

功夫熊只是到家O2O的一個縮影。

垂直類的小公司要在資本的寒冬活下去,大平台也進入調整與萎縮期。58同城旗下的O2O公司58到家日前也爆出員工大規模離職與勞務糾紛問題。盡管針對勞務糾紛雙方各執一詞,糾紛背后更真實的背景則是相關業務也在收縮市場投入。

收縮投入最直接的反應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用戶的補貼減少,另外一方面對技師的補貼和薪酬制度發生變化。對用戶的補貼減少,難以避免地帶來訂單量減少與忠誠度降低。在上海,58到家的美甲業務開始更多轉向下推廣,在部分地鐵站推廣體驗服務,以39元的低價吸引用戶。用戶黃小姐告訴記者,之前習慣在社區附近的美甲店做美甲,線上做推廣有優惠的時候就用一下,但是沒有優惠不會再重覆下單。

用戶是靠補貼“養”的,一旦補貼停止,消費就會掉下來。到家O2O面臨的殘酷事實是,不像滴滴、快的解決的出行問題是高頻次需求,美甲、化妝、美容等等都是低頻次服務。作為“上門美業第一大”的河狸家,也在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和拓展,摸索與試探用戶的消費習慣。

身為河狸家的老用戶,李小姐的體驗更深刻。剛剛上線美容業務時,河狸家針對新用戶的優惠力度非常大。一旦進入重覆下單,紅包力度即從兩位數掉至個位數,個位數對於單價動輒上百元的美容項目吸引力很小。為吸引老用戶重覆下單,河狸家几乎每月都會推出大力度的優惠活動,為了讓優惠活動的紅利長一些,技師們往往會服老用戶活動時多下單,過后另找時間再補單。“除非是排名靠前的技師,不少的技師平時並沒有多少單,有的一空空一天”,河狸家的美容技師小美(化名)告訴記者,為了更多地留住用戶,新技師的辦法之一是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勞動來留客,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長期不可持續。另外一方面,培養了老用戶的技師開始自立門戶,通過微信對接用戶,可以繞過平台自己干。

針對到家美業可能面臨的調整期,河狸家公司方面相關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目前並未受到行業波動的影響,而“繼續融資是一定會繼續的事情。”作為成立才一年多的公司,現在談盈利模式還為時過早,未來可能會上線與女性相關的保健品、化妝品等廣告,將是河狸家考慮的盈利模式之一。至於與技師的關係,河狸家作為平台方與之是合作伙伴關係,美容師在河狸家上經營效果如何,與個人的服務水平與客戶的溝通等能力直接掛鉤。

在資本和用戶都開始冷靜下來的時候,盡管談盈利模式尚早,到家O2O卻先需要證明真假命題的問題,否則很難再吸引資本持續投入“無底洞”。另外一面,與三個月前的高歌猛進不同,業內也開始降溫和潑涼水。

在最近一場關於O2O的創業創新大會上,河狸家創始人孟醒(雕爺)就提出了“上門服務到底是不是命題”的發問。據其分析,“把價格不斷往下拉,擴大銷售額,把良性循環做出來在服務業裏是不存在的”,“唯一能活下來的辦法就是拼命打開頻次,沒有頻次一切都不要談”。在其看來,O2O從本質上講是奢侈服務,一對一的服務,瞄準全階層不現實,只能服務中階層以上,半徑效應在很多行業裏面是一個命題。而“河狸家會聚焦在中階層年輕女性,大部分二三城市永遠不會去”。

“服務上門在中國目前還太早,再過五年還OK”,大點評CEO張濤最近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上門本身就是一個模式,到家O2O大部分會倒掉”。在張濤看來,現在的到家服務靠燒投資人的錢打價格戰,比到店還便宜,沒有真正提升行業效率。“現在大部分到家服務都是一個問題,到家服務本身就不是高頻次需求。”

高熱過后,到家O2O難以避免地進入調整期,“會經歷一輪洗牌”,在易觀國際分析師劉旭巍看來,到家O2O出現融資難,一方面因為股市與資本市場變冷,另一方面則因為垂直業務的體量本來就是有限的,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尚未養成,之前的市場是靠補貼、價格戰打出來的。一旦資本市場轉涼,市場難以避免會萎縮。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