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分析稱未來10年難再現大象級科技IPO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9-05 08:25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辛奈爾(John Shinal)指出,Facebook其實是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之前大大推高初創公司上市前估值的風險投資規模已經大幅度縮減,走入長期下滑通道,這就決定了未來十年上市的科技公司恐怕很難再有泡沫了。

以下即辛奈爾的評論文章全文:


看上去,我們想再看到Facebook這樣規模的科技IPO,至少也要等待十年時間了。

其實,這對散戶科技投資者而言對是件好事,之所以這樣說,原因對不僅僅在於社交網絡巨頭股票上市後的災難性表現。

無論硅谷初創公司的管理者們是否意識到了,現實就是,那些幫助將Facebook(FB)的估值推高到難以為繼水平的力量已經大大削弱了。這是因為風險投資公司的數量,以及大退休金基金投入風險資本的資金額度都在急劇縮水。

全國風險資本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美風險投資公司已經不足750家,較之上次互聯網投資泡沫高潮時,即2000年時的2300家減少了三分之二。

風險投資行業正在回歸比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略大一點的規模。所周知,改變一切的是1990年代中期的網景IPO。

過去兩年當中,投入風險投資基金的資金平均為每年150億美元左右,而2000年有1000美元之巨,即便2005年到2007年,也相當於現在的兩倍有余。

風險投資行業目前正在為自己十年前的不當行為埋單,因為在互聯網泡沫時期的過度投資,風險投資基金的近十年回報率受到了巨大的損害。

現在,退休金基金和其他為風險投資開支票的有限合作伙伴都覺得,自己得到的回報根本配不上承擔的巨大風險,因此他們開始後退了。

這當中就包括加州公務員退休系統,本月早些時候,他們宣佈正在評估自己的風險投資,並表示可能會將其削減到過去那樣的小規模。

這一下滑的趨勢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了,事實上,從加州公務員退休系統和其他公共部門退休金基金被迫披露其投資的風險基金錶現時就開始了。那時至今,幾家最重量級的風險投資公司都開始放棄公共部門對他們基金的投資。

是的,這些都是必然要發生的。十二年前注入私營美國科技公司的規模巨大的資金顯然只能使得這種投資的長期回報受到影響。任何貨幣太多,都會影響到其自身的價值。

接下來,風險基金的糟糕表現又會影響到退休金和共同基金等過去十年的整體表現,哪怕這部分投資在總投資當中比重有限,可是在互聯網泡沫之前二十年,這些投資對總回報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諸如亞馬遜(AMZN)、eBay Inc。(EBAY)和谷歌(GOOG)等,既是風險投資的本壘打,同時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也是好事,大家都賺到了錢。

可是,在過去十年當中,風險投資行業的糟糕表現卻拖了這些將資金投入這一行業的基金的後腿。事實上,很多退休金基金未能達到預定的回報目標,很快就將感受到福利支付的壓力,原因也正在這裏。

企業家的好時光

與此同時,注入風險投資系統的大量資金也讓企業家們賺得盆滿滿,比如Facebook的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風險投資公司和天使投資人之間過於激烈的競爭吹大了Facebook和其他年輕互聯網公司的泡沫,與公開市場給予這些公司的價位相比,前者至少高出了50%。比如Groupon Inc。(GRPN)和Zynga Inc。(ZNGA)等也都是例子。

如果合理股價,Facebook是根本不值1000億美元的,他們的市值現在只有500億美元左右了,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事實上,2011年初,高盛、俄國私募投資公司DST和其他投資人吹起泡沫之前,他們也就是這樣的估值。

其實,社交媒體泡沫的存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內線人士對此都心知肚明。事實上,早在社交網絡IPO大潮湧來之前,這些公司的一些早期投資者就已經開始在私募市場的交易當中套現了,這就足以說明他們的判斷。

當然,今天不能說是科技初創公司的冰河時代。雖然風險投資公司減少了,但是來自天使投資人的資金卻增加了。與此同時,由於雲計算、精益軟件、開放代碼等的幫助,運營一家新公司的成本也大規模降低了。

這也是初創公司的數量在近年當中爆炸增長的原因。

可是,當泡沫般湧入的資金的余下部分也從系統當中退出,這種活躍是否還能夠繼續保持,卻有待於進一步的觀察。正如過去所發生過的那樣,上市互聯網公司的估值較低,最終也會影響到私營公司的估值。

在風險投資平均每年150億美元的規模之下,有多少初創公司能夠得到必要的支持?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答案。

可是我們確實知道,當最大的初創公司於三年到五年後上市的時候,他們是很難獲得之前那種過剩風險投資推高估值的好處的。這就意味,如果散戶投資者希望在公開市場上得到這些公司的一部分股權,就不必再像過去一年那樣支付過高的價格了。

現在,社交媒體投資泡沫已經徹底破滅了——這正是我大約一年前所警告過的。

盡管我在時間推算上有點早,但是大體如此。

當然,初創公司估值過高的情況遲早還會再回歸,比如說更大規模的天使投資和包等新投資模式就可能扮演引擎的角色。

不過,我們想要目睹曾經上演的一幕再度出現,恐怕至少也要等到2020年了。(子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