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國民黨一大會址變危樓 維修經費至少需要900萬人民幣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1-10-03 15:34


中共建黨 90 周年時,上海和浙江嘉興的「中共一大會址」十分風光,但在廣州,國民黨「一大」會址慘變危樓,由於受白蟻侵蝕、地面沉降之苦,該棟建築要靠鐵架、沙袋支撐,牆身出現多處裂痕,內裏堆滿雜物,維修經費至少需要 900 萬元人民幣,由修復過「景賢里」的專家操刀,但無法在辛亥革命 100 周年時開門迎客。

香港《明報》報導,位於廣州市文明路的國民黨一大會址當地俗稱「大鐘樓」,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因現代文學家魯迅曾在此居住,同時被作為魯迅紀念館。「大鐘樓」是一座仿羅馬古典式磚木結構建築,建於 1924 年,曾被改建為廣東省博物館辦公室, 1996 年起已經發現有沉降和輕微裂紋,從 2009 年 4 月起停止對外開放,因臨近的圖書館進行地下停車場工程,令大樓前的門樓嚴重沉降傾斜,全靠鋼架、沙包加固支撐,才不致與主體結構撕裂。


室內悶熱潮濕,霉味撲鼻,原本的展品被雜亂地堆放在地上,牆上各條裂紋和柱子都標有編號,顯示工程人員已檢查過主體結構。地面、天花板多處可見白蟻的蹤跡,窗邊的花紋飾物脫落後散落一地。工作人員說,木樓梯、窗框已多被白蟻蛀空,上下樓梯要小心。

《廣州日報》曾報導,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魏峻在今年 6 月就曾說「國民黨一大」舊址「鐵定在今年 10 月之前修復開放」,但之前的多次工程招標中,中標的承建商經查並無修復國家級文物建築的資格,而廣東省博物館要求必須能夠「修舊如舊」,因此多次招標都流標。

設計這次修復的廣州大學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湯國華教授也曾負責修復香港古蹟「景賢里」大宅,他表示,新中標的工程隊具有國家一級資質,目前剛開工不久,經檢測發現地基尚算穩定,沉降問題未有惡化,「但上面太殘了,」故第一期工程會先加固建築結構,「就比如一個老人家動手術,我們要先醫好他的感冒發燒,等他身體健康才能動手術,而不是像普通建一棟樓那樣從下面建上去。」

湯國華說,暫未有恢復開放的日期,但因建築裂痕較想像中更加嚴重,預料維修時間會較長。

此外,為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位於廣州長洲島的辛亥革命紀念館於 9 月 30 日建成,並在 10 月 1 日至 5 日免費對市民試開放, 10 月 8 日正式開館,紀念館外圍將立有黃興、朱執信等革命先驅塑像。除此之外,黃埔軍校和黃花崗 72 烈士墓也修葺一新。

在黃埔軍校,有工作人員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緩,黃埔軍校亦修訂展覽內容,將所有學員無論國民黨、共產黨一律稱為「第 X 期畢業生」,以淡化國共對立色彩。此外,在廣州海珠區的大元帥府前廣場,還立起一座孫中山戎裝青銅像,紀念孫中山 1923 年在廣州任大元帥時的英姿。

[NT:PAGE=$]

不過除了這些官方大張旗鼓慶祝的紀念館外,廣州市其實有很多國民黨時期的舊建築,卻湮沒而鮮為人知。越秀南路的「中華總工會舊址」 1924 年之前是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地,也是革命家廖仲愷的遇難處,但館內的所有展覽都僅與「中華總工會」有關,對於與國民黨相關的歷史僅輕輕帶過。紀念館內遊客寥寥,登記冊上可見平均每天僅 1 人到訪,留言簿上更有人寫上「釋放劉曉波和艾未未」,可見連工作人員也疏於打理。

北京下周將高調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但主題集中於紀念孫中山,而避免突出民國和國民黨,有北京學者認為,大陸的紀念活動是希望促進兩岸的統一,而避免引發「過多的政治聯想」,即將今日的國共兩黨作一比較。

大陸今年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活動,將分別在武漢、南京、廣州、中山等地舉行,而最大的紀念活動由全國政協在北京舉辦,但紀念主題在盛讚孫中山革命偉業的同時,也避免高調談論「中華民國」。

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表示,大陸隆重紀念辛亥革命的活動,更多的是從統戰角度考慮。胡星斗表示,大陸以政協而非政府的名義來舉辦紀念活動,主要是為了促進統一,凝聚兩岸人心,並且避免人民有更多的政治方面的聯想。

雖然政府避談「民國」,但據內地傳媒報導,大陸民間和學界卻掀起「民國熱」,包括對民國歷史的研究,甚至對民國時尚和文物的追逐,這主要源於民眾普遍對現狀不滿。胡星斗認為,目前國民黨在大陸已不能與共產黨競爭,但共產黨內官員的腐敗也引起民憤,紀念活動多提孫中山少提國民黨,可以避免民眾對兩黨作比較。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 1924 年 1 月 20 至 30 日在廣州召開, 200 名海內外代表中,有中共黨員 24 人。孫中山任大會主席,是國父生前唯一主持過的黨大會,蘇聯顧問鮑羅廷也出席大會。孫中山在報告中闡明大會主旨是改組國民黨成為有力量的政黨,以此去改造國家。大會通過了《大會宣言》、《中國國民黨章程草案》等多個議案。在選出的41人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委員中,就有李大釗、譚平山、于樹德、毛澤東、瞿秋白、林祖涵等 10 名中共黨員,標誌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