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開辦「農民學院」 積極推動青年農民返鄉輔導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時代的進步,台灣農業發展也愈趨進步,愈來愈多年輕人看到農業前瞻性,選擇返鄉種田。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台灣農業過去以福利政策為導向,針對農業結構性與產銷的問題,應該要思考新的農業發展方向,把先進的科技加入,讓更多新進的農民看到發展可能,願意投入創造農業新價值。
除了新農業發展之外,針對ECFA後續可能開放農產品進口等問題,陳保基也表示,台灣農產品這麼好,只賣給2300萬人太可惜,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應該要跳脫傳統思維,從整體農業政策改變做起,朝向新的產業價值鏈發展,同時讓更多的年輕農民投入農業,朝向農業精緻化及附加價值的提升。
對於年輕人返鄉投入農業的輔導,農委會已開辦「農民學院」,傳承年輕人農業的經驗,媒合耕作土地、產銷通路及協助解決農業資金問題,協助年輕人進入農業產業,培養新進的人力,讓青年農民可以找到生存之道,讓台灣農業永續發展。
返鄉投入農業的青年陳瀅靜說,現在是兩性平權的時代,回鄉種田其實沒有很難,她從澎湖唸完大學畢業後回鄉,剛開始只是想回來幫爸爸的忙,但現在自己可以獨立經營10公頃的雜糧田區,種植大豆與玉米。
陳保基說,未來會更積極引進優秀年輕人進入農業領域,並每年將從新進青年農民當中,根據耕作規模與提出的經營計畫挑選100名具有轉型為大佃農的潛力菁英,幫他們「請家教」最多兩年時間進行專案輔導,經評估成績優異的前10名,會提供獎勵金,藉此鼓勵更多優秀青年投入農業行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