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CEO雷軍當選《財富》2014年度中國商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3 08:03
財富中文網於北京時間2015年1月12日揭曉2014年度中國商人。小米公司CEO雷軍當選。在過去幾年裏,小米連續爆髮式增長。2014年小米含稅收 入為743億元,增長135%,共銷售6112萬台手機,增長227%。而雷軍在創立小米時提出的估值100億美元的公司的目標,在小米成立四年后,就已 經達到了,小米新一輪估值為450億美元,成為目前全球價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2015年,小米營收預計在1,200億元到1,400億元。
如果以此增速持續下去,最快在明后兩年就可以叩開《財富》世界500強的大門。雷軍:“我的目標是讓小米在5~10年的時間裏,成長為一家世界級的偉大公司。”
2014年,小米有多次“大手筆”的投資,在內容和渠道上為小米保駕護航。這其中包括18億元入股愛奇藝,併購買了優酷土豆千萬美元量級的股票,為小米電視和其他設備提供內容保障;投資5,000萬美元,持股世紀互聯,佈局雲服務;戰略投資2,500萬美元於九安醫療旗下的iHealth,進軍移動醫療。雷軍創辦的順為基金、小米和小米的機構投資者共同構成了互通互聯的網絡,在小米相關的硬件、軟件、服務等領域廣泛合作,為小米營造了有利的生態環境。
談及小米的上市計劃,雷軍再度表態“五年不上市”。經歷了多次持股公司IPO的雷軍,深知上市的利弊。他認為,對於小米來,上市容易讓團隊“過分關注短期營收,無暇顧及長遠計劃”。
經過四年的高速增長奇跡,小米公司在中國仍然不斷攻城掠地。與此同時,雷軍已經開始了他的國際化佈局。對於小米的國際化佈局來,2015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份。去年紅米Note在印度上市,出現了五萬台6秒售罄的火爆場面。印度和中國人口相當,被人預測將成為智能手機全球第二大市場。今年,小米將繼續進軍巴西和俄羅斯。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中國企業全球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王高認為,在小米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小米模式的持續性面臨多重考驗。相對於蘋果和三星來,它有價格優勢;而相對於其他定價相仿的品牌來,它又有品質優勢和品牌溢價。從品的競爭力來,國內廠商已經和小米難分伯仲,主要的差距還是在品牌營銷上,這些廠商現在也在效仿、學習小米,但是目前還不能和小米抗衡。和蘋果相比,小米還很難望其項背。蘋果已經形成了多個硬件和大規模軟件構成的生態系統,用卓越的體驗和較高的轉換成本深度“套牢”了用戶。小米主要還是和蘋果之外的手機廠商競爭。未來小米要增加利潤,不太可能選擇提高手機價格,因為會面臨失去用戶的風險,只能薄利多銷,繼續擴大規模;另外,小米也可以通過銷售其它品和服務來增加利潤。盡管不太可能發生,但是我們想象一下:如果蘋果、三星降價或推出低價機型,小米的競爭優勢能否保持?它有怎樣不可超越的競爭壁壘?
小米通過口碑營銷積累了大量的“米粉”,但是調查研究表明,中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並不高。很多用戶對於小米的青睞,可能只是受低價驅動,或是“羊群效應”,和品品質的相關性並不顯著,也不可持續。和蘋果用戶不同,離開小米不需付出代價。同樣的,小米進軍海外市場,也几乎很難複製國內的模式。因為在異文化中很難打造小米的“米粉經濟”,如果只是賣品的話,和同類品牌相比,競爭優勢不大。
在這些挑戰下,2015年,雷軍會如何帶領小米突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我們拭目以待。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