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廣州期貨1隊]潛在利多發酵,豆油趨勢性走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05 19:21


潛在利多發酵,豆油趨勢性走強

全球投資者持續關注美聯儲的加息動態,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官員會議上,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近幾個月以來再次加息的理由已經增強,加息條件在未來將逐步成熟,但8月份非農數據並不支撐美聯儲九月采取加息舉措,減輕了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的壓力。本研究所前期重點推出黑色系戰略性做多系列報告,得到了市場的初步印證,目前來看國內下半年貨幣環境將繼續保持適度寬松的大背景,但同時限制槓杆,致資本尋求價值窪地進行配置,全球市場無風險利率仍在下降趨勢中,股、債兩市炒作後的虛高情況已逐步顯現,而商品市場經歷漫長的熊市後料將受到青睞,隨着國內的產能出清與消費增長,我們認為商品中的油脂有望走出歷史大底,步入「慢牛」行情。

總體來看,美國農業部8月的月度供需報告對油脂類存在消息面上的利好刺激,恰好對行情啟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其下調了印尼與馬來西亞棕櫚油當前年度產量預估,而對於2016/2017年度預估維持不變。從歷史數據來看,當前年度全球植物油期末庫存為歷史低值,且植物油消費需求持續穩定上升,本報告中下調全球植物油2016/17年度期末庫存至1813萬噸。回顧國內,秋冬季時期屬食用油消費旺季,消費端備貨對國內油脂類價格將有拉抬作用,雖當前庫存去化情況不理想,致油脂類短期回調,但這恰是期貨入市布局的良機。

圖1、全球植物油消費需求與期末庫存變化數據來源:USDA數據

一、匯率下行推升原料成本,原油反彈支撐油脂

前期英國「脫歐」事件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持續發酵,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大幅貶值,這是跟隨國際外匯市場走勢和即期匯率貶值趨勢的表現,主要是因為全球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英國脫歐公投並不是風險事件的結束,而更有可能成為一系列全球金融風險事件的開端,國內經濟增速如期放緩,中長期內處於「L型」走勢明顯,所以人民幣貨幣匯率貶值趨勢仍存,對於原料采購自美國、巴西等地的大豆而言,進口成本逐步增加,且巴西雷亞爾匯率升值趨勢十分明顯,未來滿足食用剛需為主的油脂價格將長期向好。

其次,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原油平均價格水平可能高於上半年,各原油主產國的表態也明顯支撐油價,沙特能源部長日前表示,將在九月與OPEC和非OPEC產油國會面,或將在9月26日-28日於阿爾及利亞舉行的國際能源論壇討論油市問題,凍產計劃再次浮上水面,此前卡塔爾油長亦曾表示OPEC成員國將在論壇會議間隙展開討論。同時俄羅斯能源部長亦公開表示,如果有必要,俄羅斯就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合作穩定油價持開放態度,但就目前40美元上下的油價而言,低油價已致多數產油國財政面臨壓力,而且擔心全球石油投資減少可能導致供應急劇短缺以及未來油價飆升。從市場的投機性押注來看,已經看到大量空倉被平倉,同時多倉被建立。從原油、生物柴油間的關系來看,原油價格止跌企穩對油脂類板塊也有積極的影響,美原油價格與美豆指數的走勢均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圖2、美豆指數與美原油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數據

二、全球油菜籽總產量預減,國內油料供應或偏緊

美國農業部對全球油菜籽作出一定調整,但整體供應偏緊的格局並未改變。歐盟播種面積同比下降2%,初期減產預計下降1%,本月再度下調歐盟油菜籽產量數據,因為主產區降雨過量,如法國;法國農業部早前發布今年產量預測數據顯示,由於油菜籽作物遭受病蟲害影響,加上低溫多雨天氣威脅,今年法國冬季油菜籽產量可能降至509萬噸,比上年減少3.7%,也將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在近期惡劣天氣影響下,年度歐盟的油菜籽產量將呈現更大下降,較2015年減少1.7%。

由於2006、2007年我國油菜籽種植面積連續兩年下降,國家為了扶持油菜籽產業,2007年中央財政對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優勢區農民種植油菜給予每畝10元補貼,從2008年起國家開始對油菜籽主產區實行菜籽臨儲政策,將收購的菜籽經過壓榨以菜油的形式進行儲存。由於2015年國產油菜籽不再實行臨儲政策,油菜籽價格大幅下降,農民收入銳減,致使2015/16年度油菜籽種植面積大幅減少,今年國產油菜籽產量自然下降,國家統計局預測同比減少5.7%。下半年國內菜籽價格雖有所反彈,但難以提振農戶的種植意願,市場均預計明年油菜籽種植面積也難有改善。綜合國內外情況來看,菜籽原料供應或偏緊。

三、油廠進口意願低,豆油壓力漸消減

美國農業部參贊報告預計中國2016/17年度大豆進口量為8600萬噸,實際截止2016年7月,中國今年累計進口大豆4632萬噸,尚需要進口3968萬噸大豆,下半年每月平均需進口794萬噸,總量才達到預期值,近五年中國單月進口大豆超過750萬噸主要發生在去年6-12月期間,所以,今年整體的大豆供應壓力將比預期要低。每年10月又是傳統的進口大豆淡季月,當前豆粕價格表現疲弱,國內沿海地區油廠壓榨利潤均降至負值,且貨幣貶值壓力存在,美豆價格在豐產預期時依然居高不下,短期貿易商買船意願更低,另一方面擔憂國儲拍賣大豆提高供應量,中國油廠買入9、10月份進口大豆總量偏小,預計中國9月份大豆到港量僅570萬噸,10月份最新預期在580萬噸,只有到11月份進口量才能重新恢復至700萬噸以上。進入8月末,港口大豆庫存下降相對明顯,截至9月2日,港口庫存為661.6萬噸,粕類油脂的供應壓力或短期下降,料進口大豆庫存在未來數月將呈持續下降的趨勢。

圖3、我國進口大豆港口庫存

數據來源:Wind

從豆油方面看,目前國內接近120萬噸的庫存量雖仍屬高位,但隨着天氣轉涼,氣溫整體回落,棕櫚油消費份額在油脂層面是逐漸降低的,豆菜油的終端消費將得益於棕櫚油的居高不下、大中院校陸續開學,自9月開始,國內節日、假期將紛至沓來,無論從季節性還是集中采購方面,豆油消費環境均要強於棕櫚油。

四、美豆豐產預期高漲,南美供應未必樂觀

美豆豐產格局對市場影響不可小覷,但對油脂消費的壓制作用始終有限。一方面南美的供應問題,初步預期需要明年新季大豆上市才能解除供應偏緊的格局,巴西8月大豆出口量降至382萬噸,7月出口量為579萬噸,去年同期出口量為516萬噸;巴西8月豆油出口量為165,899噸,高於7月出口的73,830噸,但低於去年同期出口的259,872噸。巴西政府已經表示,未來或許需要進口大豆,來維持國內壓榨行業運轉,直到2017年初新作大豆上市。即便美豆產量有所上調,但鑒於全球對油脂的消費增長與南美的供應缺口,利空作用顯得疲軟,就粕類油脂而言對於豆粕的價格下行壓力更強,現貨商更願意「挺油賣粕」。

南美種植季在未來兩個月即將展開,從2016年7月30日-11月6日為地球自轉減速階段,與氣象條件相配合,有利於拉尼娜持續到2016年底。目前美國氣象局檢測相關區域海面溫度將至均值以下才剛達一個月的時間長度,未來市場期待的拉尼娜也有較高的出現概率,預計巴西種植季可能遭遇拉尼娜效應的強力干擾,南美大豆等作物明年的供應依然偏緊。

綜合基本面情況來看,二、三季度總體偏空的油脂基本面預期正逐步發生變化,期價已充分消化供應端的價格壓力,因秋冬季天氣轉涼粕類消費漸入淡季,短期油廠壓榨利潤變差,較大概率轉為「挺油賣粕」的銷售策略,油廠後期開機率回升有限,國內豆油當前偏高的庫存將加速消化;且雙節前屬於下游備貨旺季,亦有利於油脂的庫存消化。時間節點上,預計9月中旬前由棕櫚油領漲,進入9月末期、10月初隨着豆油庫存逐步消化,屆時美豆豐產利空影響已經充分反應,豆油價格將受資金關注。若未來三個月宏觀、基本面條件沒有巨大變化,棕櫚油價格在突破前高後將挑戰6000的整數關口,豆油中線上漲的目標位暫定於周K線圖的250日均線位置,也就是7100元/噸。技術形態上看,美豆油有低位走強的跡象,國內連豆油指數、鄭油指數因面臨前期高點,階段性承壓回調,本周棕櫚油再次強勢領漲,有望挑戰前高,將引領豆油期價上攻,建議豆油多單進場,預計油脂類將中長期趨勢性走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