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先掙他一個億」的目標之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02 10:00
「想做世界最好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2016年華人首富王健林的霸氣語錄近日在網絡上不脛而走,這位以287億美元資產位列《福布斯》排名全球第18位的富豪建議那些想當首富的年輕人。而這個「小目標」也讓網友震撼到不行,紛紛表示啥也不說了,這就回去制定小目標。
或許王健林自己也未曾料及這樣一句鼓勵年輕人的「雞湯」會成為網絡流行的段子。但是不得不承認,有明確的目標和渴望幾乎是每一個成功人士都具備的優秀特質之一。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有着這種要賺一個億目標的投資者同樣比比皆是,但是為何多數個人投資者最終都在這個光輝目標指引下淪為了資本市場中被收割的韭菜呢?
問題的症結可能就出在有了目標之後卻不具備與目標相匹配的目標管理能力與執行能力。王健林口中的一個億小目標背後是百億千億甚至更多的大目標,更重要的是在這個一個億小目標制定之後的執行。
當我們制定了要在股票市場中賺錢的目標之後,如何投資便成為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所在。如何篩選出合適的投資標的,用何種方式決定買入或者賣出,設立好止盈與止損點等等,繁瑣的投資決策過程中最難做到的恐怕就是執行,對投資紀律的嚴格執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盡管幾乎所有的個人投資者在決定買入一只股票時都會在心中默念跌了多少我就賣,漲了多少我就賣。但是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有統計數據顯示,幾乎80%的個人投資者在面對手中持有的盈利的股票與虧損的股票的賣出決策時,都會選擇賣出盈利的,繼續持有虧損的。因為多數人會認為我盈利的部分是我該得的,而虧損的部分我必須賺回來,即使價格早已觸及了最初設定的止損線。
用行為科學的理論來解釋的話,這其實是人的一種所謂「有限理性」。美國管理大師、著名管理學家和社會科學家赫伯特•西蒙曾經憑借這一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根據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論,人們在做出一項決策時,往往容易止於那些會在當下最讓自己「滿意」的方案,而非理想中的「最優方案」。在上述案例中其實就是選擇性的分開視角,而不是整體視角的最優選擇。從而背棄了自己當初制定的紀律,最終影響到當初目標的實現路徑。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在投資中都很難逃脫「有限理性」的魔咒,而極少數能夠克服的人,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投資界的大師,譬如巴菲特。巴菲特曾說過,他的成就要歸功於兩點——自律和他人的愚蠢。
普通投資者難以回避的執行力問題,也更突顯了紀律和制度的重要性,這也是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優勢所在。憑借嚴格的投資決策和風險控制機制,機構投資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個人在決策中的「執行力減弱」問題,更穩健地去實現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