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創新競爭力黃皮書:美英日居前三 中國第九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25 15:30
和訊網消息 8月25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志社、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福建師范大學等單位聯合發布《G20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二十國集團(G20)國家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2015~2016)》。
報告顯示,美國、英國、日本位列G20成員的前三甲,其中中國在G20中排名第9位,這是G20集團中唯一進入前十名的一個發展中國家。
在本評價期內,中國國家創新競爭力得分增幅比較顯著,上升了2.6分,遠高於G20國家創新競爭力得分的平均變化水平(+0.5分);中國是作為發展中國家創新競爭力排名最高的國家,說明這些年中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地提升了我國國家創新競爭力。
報告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的重創使發達國家反思虛擬經濟過度發展的弊端,認識到經濟增長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之上,而夯實實體經濟基礎,首要的就是振興制造業。以創新驅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並不是對傳統制造業的回歸和修復,而是產業的徹底變革,催生新的產業部門,建立起新的產業體系和產業發展模式。創新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不僅將引發全球制造業新的革命,而且將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成為國家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主導。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關鍵時期,G20應責無旁貸地肩負起實現世界經濟穩健增長的重任。G20國家必須推動結構調整,鼓勵創新,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帶動全球經濟走向健康持續的增長。
報告認為,經濟危機總是伴隨着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催生新的科技和產業崛起,成為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引擎。G20國家是當前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主要力量,在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高新技術不斷涌現和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各國都竭力推動科技創新戰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扶持高新技術產業,把創新驅動作為解決經濟結構失衡和促進經濟增長、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但G20各國企業在創新中也同樣面臨着許多困境與阻礙。首先,全球化的競爭壓力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壓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只有不斷地創新自身的核心技術,才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立足。近年來,隨着全球競爭壓力加劇,企業的技術替代時間不斷縮短,逐年加快的創新速度使企業的創新壓力空前巨大。其次,政治介入阻礙了全球聯合協作創新,限制了企業創新能力的發揮。由於國際經濟秩序、地緣政治等原因,G20各國間缺乏政治互信。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政治干預企業創新合作,限制創新要素在國際間流動的現象。這一行為不僅阻礙了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國家間「雙贏」的創新合作聯系。再次,創新成果轉化低效降低了企業創新潛力。一些國家為了激勵企業快速創新,增加創新成果,出台了不合理的引導政策。而這些政策又往往起了揠苗助長的作用,造成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限制了創新成果的轉化。最後,不利的創新環境約束了企業創新活力。由於創新的風險性,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對創新持更加保守的態度。再加上在G20的部分國家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依然不容樂觀,致使企業創新動力(310328,基金吧)大幅度降低。
然而可以預見的是,G20各國對企業創新的重視程度將不斷提升,而且國家間的企業聯合協作創新步伐也將進一步加快。此外,中小企業正逐步成為G20國家推動創新的強勁力量,自主創新結合信息化推廣將成為企業提升創新效率的重要途徑。針對G20國家企業的上述創新趨勢,我國應采取進一步的措施來推進企業創新。通過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激活企業的創新活力;通過明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的創新效益;通過推動聯合創新,來打造創新的完整鏈條;通過轉變企業創新理念,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對於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一要堅持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建設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和研究項目,提升傳統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二要深化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建設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網絡,從技術、人才、信息、規則、政策五個方面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提高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三要深入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實現國家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現代化,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驅動主體作用,建立主要由市場決定的成果轉化和服務機制。四要着力增強協同創新能力,建立以政府為引導和管理的產學研聯動體系,充分發揮政府部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用戶以及非政府部門等創新要素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五要優化完善科技創新環境,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善科技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完善投融資政策體系,為企業技術創新創造良好的風險投資環境。
在各國貨幣、財政政策在刺激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技術創新成為了各國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選擇。
分析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科技創新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配合各國產業和科技政策的引導,會引導社會資源向新的產業流動,增加投資,擴大規模,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以不斷地科技進步為契機,引導一國的經濟結構緩慢而有方向性地調整,最終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2、科技創新能促進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科技創新能夠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而達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同時也能夠通過優化和提升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並且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能夠燙平經濟周期而帶來的經濟危機,促進經濟持續而平穩地發展。3、科技創新能促進就業,縮小區域差距。科技創新的出現,會產生新的產業和新的公司,為勞動力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從而能降低失業率,縮小一國的地區差異,實現共同發展。
該黃皮書根據二十國集團(G20)各成員創新發展的實際,構建了G20國家創新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由1個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33個三級指標組成)和數學模型,對2013-2014年[ 由於國際數據一般要滯後兩年,因此本報告所能采集到的最新數據截止2014年。由於科技創新持續影響時間較長,這一評價結果可以作為評價各國當前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據。]二十國集團(G20)各成員國的國家創新競爭力進行評價分析,為G20各成員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提供參考依據。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