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深港通拍板 股民關心是否催生另一個大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7 11:40


有評論指出,「滬港通」面世快將兩周年之際,國務院昨天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由於總理李克強今年三月曾說過力爭在今年開通「深港通」,而開通前還需時准備,故此刻拍板屬情理之中。過去一年,內地先後經歷股市崩盤及人民幣貶值恐慌,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政府的精力大都放在救市維穩之上,現在再度專注於資本市場改革,股災的陰影看來已成過去。「深港通」落實有期,可讓中港股市互聯互通機制更加完備,值得樂觀其成。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今次是在「滬港通」成功基礎上推出「深港通」,標志中國資本市場在法制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方向上邁出堅實一步。回顧當年「滬港通」的三大目標,分別是通過全新機制增強中國資本市場綜合實力;鞏固上海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一旦「深港通」推出,這些目標將會得到鞏固和深化,香港的價值及優勢益發突出。


「深港通」加上已運作的「滬港通」,互聯互通將更加全面。「滬港通」指定的投資,是以上海及香港掛牌的重磅藍籌及市值較大的股份為主。至於「深港通」,除了同樣涵蓋兩地的重磅股之外,最大特色是加入深圳及香港的中小型股份,顯然境外及內地投資者的選擇更多元化,內地股市對外開放程度大為增加。而且深圳與香港地理位置接近,市場文化有更多相似之處,不少深圳股民對港股並不陌生,對促進交投,效果或較「滬港通」猶有過之。

當然,普羅股民比較關心「深港通」可帶來什麼炒作機會,會否催生另一個股市「大時代」。其實,兩年前「滬港通」推出初期,交投毫不熾熱,甚至被形容為雷大雨小,直至去年初,內地吹起「政策牛市」,孖展融資及場外配資瘋狂涌進,令市場槓杆失控膨脹,「滬港通」也被乘勢炒起,最終隨着股災來臨而回歸平淡。現在的投資環境今非昔比,中央狼狽救市後,當前的政策重心是收緊槓杆嚴防泡沫再起,故相信當局也不樂見「深港通」被胡亂瘋炒,反而希望趁大市相對平穩及風險可控下,加強制度建設。

市場原本預期「深港通」可於去年面世,但內地去年七月發生股災,人民銀行又在八月突然推出新滙改引爆人民幣貶值恐慌,令股市亂上加亂。當時市場的共識是首先須為股市救火,同時設法穩定人民幣滙價以免走資惡化,其後實施的穩定市場措施,更被指會導致推遲股市改革,減慢資本賬開放步伐,連人民幣國際化也可能逆轉。現在「深港通」落實啟動,意味股市泡沫風險已釋放,短暫亢奮帶來的危機已紓緩,未來南北向每日額度倍增並撤銷總額度,代表資本賬更大幅度開放,亦反映人民幣滙價趨穩,應可視為正面訊號。

中港兩地股市擴大互聯互通,對港股也是一項考驗。滬深兩市總市值合共約四十九萬億元人民幣,港股市值則約二十五萬億港元,兩地股市每日成交金額差距亦相當大,但北向與南向投資每日額度合計只相差五十億元人民幣,形成港股較容易被舞高弄低,但過往經驗顯示港股承壓能力較強,制度較成熟;好像內地以漲跌停板應付股價波動,遇上冧市便逃生無門,港股則自由進出,無此憂慮,正好作為內地市場發展的借鑒。

不過,要實現增強中國資本市場綜合實力的目標,絕非短時間可達致,任何改變都只能靠潛移默化,並且障礙重重須一一克服。中央希望利用「滬股通」及「深股通」兩條北向渠道,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尤其是外資基金進場,藉此改變內地以散戶為主的投資文化,可是目前的額度相比內地股市市值及日均成交額,屬小巫見大巫,並非關鍵數額之余,還要擔心外資會否利用自身優勢舞高股價讓散戶接火棒。另一方面,港股雖然較成熟,投資文化卻未必合內地股民口味,相信要待更多資金南下, 慢慢形成有效競爭,才能倒逼內地改變市場習慣。所以用橋梁來形容「滬港通」及「深港通」,以制度發展而非短期交投論成效, 比較符合市場進化需要,也讓香港股市得以繼續發揮所長。(文章來源:hkej)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