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現代大禹 默默治水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11 09:43


「現代大禹 飲水思源 默默治水」 (劉敏娟報導)

近日有學者找到考古證據,大陸黃河在4千年前曾經出現「大洪水」,也代表大禹治水的古老傳說可能是真的!許多民眾可能不知道,中國最偉大的工程師大禹被水利人員視為祖師爺,由於6月6號是「大禹」生日,所以各地水利會都選在6月舉辦「水利節慶祝大會」。


台灣的水利事業起源於元朝,曾在台開創簡陋農田灌溉設施,明末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在台灣南部從事水利開荒墾田生產養兵,日本統治時期,東部沒有鐵公路交通設施,水利設施多半就地取材,例如木頭、竹子、石塊、土壩等、但天然災害頻傳,設施容易損壞,地方民眾只好自立救濟,合資或獨資興建埤圳,也就是所謂「私設埤圳」或者「公共埤圳」。

例如建於清朝光緒15年(1889 年)花東縱谷最古老的水圳,位在花蓮瑞穗鄉富源地區地「興泉圳」,啟用至今已有 124 年歷史,就是當年官民共同興建而成埤圳,後來花蓮農田水利將老舊的水利設施重新整修與整治,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則協助護欄修護、道路與自行車道改善與綠美化,如今這處環境清幽、水質清澈的百年水圳已經打造成為富源地區知名且吸引人的旅遊景點。

花蓮農地面積廣闊,早期有三個水利會,包括花蓮、鳳林和玉里,民國45年三水利會合併改組為「台灣省花蓮農田水利會」,轄下有新城、吉安、壽豐、鳳林、光復、瑞穗、玉里、富里等八個工作站,所轄灌溉面積12498公頃。

究竟水利會扮演什麼樣的功能?花蓮農田水利會會長溫芳榮說明:「行政院農委會為了讓社會大眾解水圳長什麼樣子?水圳與農田關係?農田與社區關係,每年都會舉辦水利設施參訪觀摩,我們安排水圳巡禮?水圳怎麼流?如何儲蓄?如何補充灌溉?什麼是集水門?什麼是排水門?水利人最重要的管理水利設施,在農田需要水時可以灌溉,在不需要水時可以排掉,這就是水利會重要的任務。」

花蓮農田水利會每年都會舉辦水利設施認識與體驗活動,除開放一般民眾報名外,也邀請在地校園的師生參與,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課外教學課程,會長溫芳榮每年都會親自帶領大小朋友參觀花蓮各地重要水圳,例如富里鄉羅山村內的羅山圳:「羅山村是全台第一個有機村,種植有機水稻,完全不用農藥,水稻面積約200公頃,這裡的穀價比其他地方好很多,每百台斤可以賣到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元左右,主要因為稻米品質真的很好,而羅山村有一個百年水圳,叫羅山圳,水源來自羅山瀑布,瀑布下方有一個蓄水池,平常缺水可以抽水灌溉,村民幾乎都是務農,如今以有機村成為知名的觀光景點!」

數百名大小朋友參觀了調節池、制排水門、進水口、超音波水位計等水利設施,並且親眼看到難得一見的水橋、渡槽,原來它們就是幫助水在山區能夠行走低窪地區的道路。「車子走的橋叫路橋,水走的就是水橋,水圳遇到低漥的地方要跨越一個橋才能過去。」

所謂「吃水果拜樹頭」,在全台灣,最懂得飲水思源的應該就是農民和水利人了,每年農曆七月,水利人員都有「拜水頭」儀式,溫芳榮表示,古早農村時期,農民為求水源充足,農曆7月都要拜拜,拜水頭祭祀的對象包括「水頭土地公」以及各路好兄弟,祈求「地龍」保護水源,讓農民風調雨順,也具有飲水思源的意涵。花蓮有八個農田水利工作站,會長要輪流到10個重要水圳的取水口祭祀,相當忙碌。

在農田水利會各工作站都可以看到圳路位置圖,吉安站站長賴志峰與副工程師韓家棟說明:「在水利法內,用水的規範以民生用水排第一,其次農業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幾乎不會消耗,而是循環使用---,水圳圖很像身體血管,最粗的幹線,分出支線,再分出分線。這種系統非常完整,區域很明確,就可以了解灌溉區域到底在哪裡?」

吉安站林文淵指出水利人最重要的工作項目:「主要是讓圳路能正常通順灌溉每一塊土地,圳路壞了就要整修,水門破損要維護。尤其一期稻作、二期稻作種植時期,則要加強用水順暢。如果遭遇缺水時節,就要採輪溉措施。」

颱風季節是水利人最辛苦的時節。王文淵表示:「預防工作很重要,要關閉水源,打開排水系統,也不能讓圳路有淤積,要去巡視,颱風過後,如果有風倒木,就要最快時間搶救清除,讓水路順暢。」

農田水利會屬於公法人,可以收取水租,也就是水利會費,早期只要擁有農田需要灌溉用水,就得繳交水利會費,也就是俗稱的「水租」,過去各地農田水利會人員每年都要外出收租,分一、二期作,一年收取兩期,這些費用運用在水利設施的興建與維修等。

韓家棟說明,民國78年,莎拉颱風侵襲台灣,包括花蓮、雲嘉南災情慘重,當年由中央政府幫助花蓮等農民繳納水租,減輕農民負擔,後來體恤農友收入微薄、生活艱困,民國79年起,由政府編列預算為農民繳納,外界解讀為停徵水租,實際上由農委會買單,已經長達26年補助農友負擔水利會費。

花蓮農田水利會工務組長蕭寶淵回憶,水利人經常協助解決農民解決各種灌排水問題,早年還要外出收租,與農民培養深厚情感。如今水利會還保留「灌溉排水受益土地台帳」等珍貴紙本紀錄,內容包括農地隸屬的灌溉圳名、灌溉等級、土地所有權人資料、土地標示、會費徵收等。如今這些資料都已經電腦化,較年輕的農友也都不清楚什麼叫做水租了,更無從體會政府對農友的諸多照顧。

其實,從農田灌溉來看,水租只是農業補助的一小部分,目前政府透過水利會仍持續在灌溉設施提供許多補助,對農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補助項目之一。

蕭寶淵解釋:「水利會純粹是服務工作,農民需要水要給水,不需要水時就要排除,另外,也在農業設施上協助補助,包括渠道不能到地方,如果樹、蔬菜、西瓜田等可申請旱灌設施,政府補助百分之49,農民自付百分之51。」

處在水利大家庭,許多水利人都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幸福又驕傲。蕭寶淵說:「水利單位是一個很幸福單位,又能照顧農友,我感覺很驕傲。」韓家棟認為:「每個水利人都有榮譽感,我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會影響什麼?當然在這個崗位會克盡職責。此外,我們也擔憂水圳水質被破壞,所以管理組都會進行水質監測,平常要取樣,發現水質變壞,就要追蹤了解。」

不管都會或城市,現代水利人效法大禹精神,不顧自身安危,在颱風、豪雨季節出門巡視,水門該關的關、該開的開,確保水利設施安全無虞,保障大家生命財產安全。韓家棟表示:「越是都市地區,其實排水更是非常重要。」

水利人低調又純樸,從古早到現代,總能獲得農民的信賴與尊重,他們更懂飲水思源道理,始終遵循傳統,在農曆七月拜水頭,表達敬天畏神的崇敬心意,或許民眾有機會也能多多認識這群「現代大禹」,並給予這群默默治水的水利人一些掌聲與鼓勵,感謝他們保護水路的辛勞。(攝影:劉敏娟 /說明:花蓮農田水利會吉安站同仁外出測量、準備修築新灌溉水溝)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