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淵:作為一名金融老兵 對當前金融科技熱的冷思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08 13:00
韓學淵
作者簡介 韓學淵,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任漢富控股董事長。十八年基金管理和國際投資銀行從業經驗,精通國際並購,熟悉國內外的證券法規和會計准則,主持過多起國際並購和企業國內外IPO發行。1999-2005年任美國CFC capital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在全球的范圍內開展股權投資和股票的上市發行業務。2006年創立漢富資本,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為277億人民幣。
本文章內容為作者應和訊網專欄之邀,獨家授權和訊網發布。和訊網邀請各界名家開設專欄,為讀者提供趣聞博見。敬請讀者關注更新。
剛剛過去的7月份,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發生了一件值得銘記的大事件,那就是朗迪(Lendit)峰會首次移師中國。作為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互聯網金融峰會,其在舊金山、倫敦之外,選擇上海作為另一個落戶之地,這本身就意義非凡,體現了對於中國互聯網金融在全球市場地位的認可。國內同行們有理由對此感到驕傲與鼓舞。
借此次代表諾遠控股出席朗迪峰會之機,我與Lending Club、Prosper、 Zopa、宜信、點融網等全球行業巨頭,以及中、美、歐的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負責人,就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的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度溝通和探討。相信各位與我一樣,都在峰會的交流中,感受到當前金融科技在全球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對傳統金融各個領域的滲透與帶來的改變之深刻。
作為一名從業近20年的金融老兵,我很慶幸,能夠切身參與和推動新一輪技術變革帶來的金融創新進步潮流。與此同時,我也注意到一個值得擔憂的現象:在這股潮流當中,對於技術的作用可能正在由重視走向過分迷信,以致不少同行更願意使用「金融科技」這個起源於美國硅谷的舶來概念,而非中國的本土概念——互聯網金融。我更贊同用「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因為其肯定技術的作用,但更強調重視金融的本質。
在討論金融與技術關系的時候,我們也有必要從宏觀視角,來回顧一下金融發展歷史中技術所扮演的角色。縱觀近百年來現代金融業的變遷史,其實也是一部技術創新的歷史,股票市場電子化交易系統的運用,銀行業自動櫃員機系統(ATM)、銷售終端系統(POS)的引進,無一不提升了效率,但從未改變金融的本質。今天,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技術與金融的融合,不過是金融技術史發展的最新階段,仍然會遵循相同的規律。
去年在舊金山舉行的上一屆朗迪峰會上,美國前財政部長、經濟學家勞倫斯·H·薩默斯在演講中也談及信息技術與金融關系,他在肯定技術對金融改變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認為技術是對金融基礎功能的補充。
那麼,什麼是金融的本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風險管理和價值發現。
金融的核心是風險管理,這句話但凡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士,想必都耳熟能詳。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讓金融服務的門檻降低,從而變得更加普惠,也更加便捷、高效。一些無法從傳統金融體系獲得融資支持的中小微企業、個人消費者,通過互聯網金融滿足了需求。根據多家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網貸行業累計成交規模已突破2萬億,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貸市場。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層出不窮的跑路、倒閉現象,給投資人帶來巨大損失,其中不少是因為風險管理能力不夠或不重視風險管理引起的。如同我在峰會中提到的,互聯網時代的金融風險更具突發性、隱蔽性和高傳染性,如果不做好防范,對於整個金融體系的破壞力也會更強。這一點必須引起警惕。
在管理好風險的同時,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價值,是金融的另一重要任務。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整體增速下滑,資產投資回報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要准備好迎接高投入、低回報率時代。在信托、銀行、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金收益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以優質資產稀缺為特征的「資產荒」,正成為困擾整個資管行業、包括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首要難題。能否提升價值發現能力、尋找到優質資產,將是未來考驗互聯網金融平台生存發展能力的關鍵。
勿忘初心,方能善得始終!同心同德,方能繼往開來!我相信,只要時刻懷抱對金融的敬畏之心,用正確的態度去擁抱科技、擁抱創新,我們定能成為中國金融創新發展的推動者,而不是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肇事者。我期待,全行業能夠共同攜手,在遵循金融規律與監管要求的前提下,通過新技術的運用,從風控、產品、業務模式等各方面進行創新,共同推動行業實現更加快速、可持續的發展。
(韓學淵 作者系漢富控股董事長 僅代表個人觀點)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