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11年來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影響力此消彼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22 16:34
7月21日是人民幣匯改11周年。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行匯率機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開啟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國際化之路。值此11周年之際,廈門大學經濟學科更新其在岸人民幣匯率(CNY)國際影響力指數,並新增發布了離岸人民幣匯率(CNH)國際影響力指數,發現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離岸人民幣匯率一直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但其影響力呈下降趨勢,而在岸人民幣匯率的國際影響力不斷上升,這可能是因為在岸人民幣匯率不斷提高市場化程度造成的此消彼長。
根據更新的廈門大學在岸人民幣匯率影響力指數,自2005年人民幣匯改後,在岸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世界主要貨幣和亞洲主要貨幣的影響力均不斷上升。其中,2005年7月21日的匯改是個標志性事件,指數值向上跳躍,由負變為正,說明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影響開始大於其他貨幣對人民幣的影響;同時,幾次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使其國際影響力小幅上升。而2015年8月11日中間價改革的影響則有正有負:對亞洲主要貨幣的影響力上升,但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影響力反而下降。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導致人民幣匯率的國際影響力大幅上升,其中,人民幣匯率對世界主要貨幣影響力的上升幅度要明顯大於人民幣匯率對亞洲主要貨幣影響力的上升幅度。
新增發布的廈門大學離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主要有幾個特點:首先,離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值總體上高於在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值,說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離岸人民幣匯率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也說明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建立與發展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其次,離岸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世界主要貨幣和亞洲主要貨幣的影響力逐漸下降,特別是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中間價改革則大幅降低了其國際影響力,這可能是因為在岸人民幣匯率不斷提高市場化程度造成的此消彼長。
廈門大學經濟學科此次新發布的系列指數包括離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總指數、離岸人民幣匯率對世界主要貨幣影響力指數以及離岸人民幣匯率對亞洲主要貨幣影響力指數,考察離岸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世界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加元、澳元)和亞洲主要貨幣(港幣、新加坡元、韓元、新台幣、馬來西亞林吉特、菲律賓比索、泰銖、印度盧比、印尼盾)的影響力,分析離岸人民幣匯率每變動一個標准差對其他貨幣的凈影響程度,即離岸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影響減去其他貨幣對離岸人民幣的影響;采用最新分析網絡的計量經濟模型進行計算,該模型擁有17個方程和578個回歸系數。樣本期始於2011年3月,初始樣本期是2011年至2012年,經過近1000多次迭代估計(recursiveestimation)出從2013年開始的離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走勢,讓匯率市場數據說話,直接反映離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的市場動態。
2016年6月6日廈大經濟學科首次發布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受到社會各界關注。7月21日,廈門大學經濟學科新增發布離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回顧人民幣匯改11周年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歷程。人民幣影響力指數是廈大研究團隊運用定量分析進行經濟系統數據分析,運用現代計量經濟學方法與工具,以數據分析為基礎實證研究人民幣匯率在國際上和亞洲地區的影響力,也可對人民幣匯改等政策實施以及英國“脫歐”等重大國際事件的影響進行定量評估,增強了經濟政策建議的科學性。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