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分析〉勇闖外太空 機械作先鋒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10 10:31


图片说明

1981年 美穿梭機首次發射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探索浩瀚星空,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心願。美國新型太空船「獵戶座」上月成功試飛、歐洲「羅塞塔」探測器登陸彗星,都是令人振奮的消息,但亦加劇了科學界對今後太空探索發展方向的爭論,有意見堅持人類應登陸外星,亦有人認為載人上太空既欠效率且成本昂貴,用機械才是主流趨勢。

香港《文匯報》報導,太空探索進程最近經歷悲喜兩重天,兩個月前,太空旅遊企業「維珍銀河」載客太空船試飛發生故障,在高空爆炸解體,正副機師一死一重傷。到了上月,才傳來「獵戶座」和「羅塞塔」任務成功的佳音。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郭新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雖然外界質疑商業太空旅遊是否可行,但總會有人希望親身體驗,正如攀山者希望有嚮導帶他們征服珠穆朗瑪峰,又如有旅客想乘坐郵輪飽覽南極風光。他看好在不久將來,商業遨遊太空的服務可成真。

與人類闖進太空的危險相比,用機械探索太空顯得穩妥。郭新指出,科學界一直傾向使用無人太空船,因為大部分太空人所做的事情,機械也能勝任,何況若有人在場,反而會干擾了太空儀器的正常運作。從經費方面而言,載人上太空牽涉安全和補給因素,成本高昂得多,倒不如把資金投入不載人的太空任務,可更有效率和成果。

那麼人類應否重返月球、再進一步登陸火星?郭新認為,在月球建立太空人據點並非不可能,但問題是為何要這樣做、為了達到什麼,而這些目標是否機械無法代替人類完成。他又指,現在探測器已登陸火星、土星的衛星「泰坦」、隕石及彗星,甚至衝出太陽系,反觀人類想登陸這些星體,仍有漫漫長路。

美國、歐洲、中國、日本和印度等國家近年加緊發射太空探測器、建造太空船或太空站,輿論掀起「太空競賽」的話題。然而郭新不認同,他表示在過去30年間,國際合作始終是太空活動的主調,美歐日有很多太空計劃合作的案例。

他認為在航天界工作的一大樂趣,就是大家都有一種為全人類工作的意識,而非僅為了個別國家的利益。郭新曾任加拿大次毫米波人造衛星Odin的最高研究員,這是瑞典、法國、加拿大和芬蘭之間的合作項目,郭新以自身經驗指出,絕大部分重要太空任務都是跨國性質,「我們互助,而非互相競爭」。

歸根結底,探索太空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郭新指出,目前太空任務可分為「探索」和「實用」兩大類,前者是認識人類未知的新事物,後者包括通訊、遙測(人造衛星對地面觀測)和導航等等。至於發掘太空資源和人類移民外星,則不太可行。

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教授朱明中也表示,人類探索火星成本太高、不夠經濟,這些資金可投入發展太空望遠鏡等較實際的用途。若大國肯削減軍費,把節省用來的資金用於的太空任務,還說得過去,但如果以削減醫學等基礎科學研究經費作為代價,則決不可行。朱明中認為,目前太空探索的主要目的,仍是研究物質和物理定律,而這些成果可廣泛用於民間領域。不過他坦言,親自探索太空,始終是很多人的夢想,載人太空任務也有助激發下一代人的科學熱情。

宇宙遼闊無邊,人類是否唯一的生命?香港天文學會掩星組組長余惠俊指出,尋找外星生命是太空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他以「點」比喻其他星體的生命,稱人類能通過探索更多形式的生命,發掘出更多種不同模式的「點」連成線條,進而理解人類將來的命運。

余惠俊認為,除了火星,有機會存在海洋的木衛二(又名歐羅巴)等衛星,都是探索外星生物的目的地。他看好人類踏足火星,指「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發現湖泊沉積物,估計可能存在古生物化石,未來或派太空人尋找生物證據。他表示,人類現時的發現及理論建基於地球環境,若能尋找外星基因樣本,便能研究它們與人類模式的異同。未知的新基因或能應用於生物科技,惠及農業及醫療。

余惠俊認為,人類掌握的太空技術水平其實比公眾想像高,例如日本探測器「隼鳥號」於2010年已從彗星返回地球,而其他探測器對月球地形量度亦非常精確。他認為探索接近地球的星體最難不在技術而是資金,如美國政府要游說國會投資太空科技,並不容易。(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2000年 首批太空人進入國際太空站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載人太空探索任務危機四伏,尤其被認為致癌的宇宙輻射,大幅限制了太空人在太空艙外安全逗留的時間。不過國際太空站一項實驗結果顯示,人們可能高估了宇宙輻射的劑量,意味它對太空人的威脅或不如之前想像中危險,未來太空人在艙外逗留的時間可能增加,有助加強探索效率。

宇宙輻射是來自外太空一種有非常大能量的帶電粒子流,它可能來自超新星爆發或遙遠的星系活動,可干擾細胞功能,引致疾病。由於地球有磁場和大氣層,減弱了宇宙射線對人體的傷害。然而對於太空人,宇宙射線是不容忽視的威脅。

國際太空站早前進行實驗,使用一個只有頭部和身軀的人體模型,上面裝有數千個感應器,並附有33塊「人體組織」,包括真人骨塊,模擬軟組織和肺部等器官的形狀。人體模型在2004年至2009年間,測量接收到的宇宙輻射劑量。

人體模型的測試發現,目前太空人在太空站內佩戴的放射測量器,把他們在站內所受的輻射量高估了15%,站外輻射量更高估近2倍,這意味太空人實際所受輻射其實較儀器測量的少,因此他們能在艙外安全逗留的時間,或較此前估計更長。

不過即使宇宙輻射劑量較預期低,仍屬危險水平,而且太空站位處的近地軌道仍處於地球磁場之內,隔絕部分輻射,不能跟月球或火星表面,以及「無遮無掩」的太空相提並論。

人類想遠征太空,擋在面前的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涉及道德規範,因為人類在地球上已留下種種惡行,例如破壞環境、侵略掠奪,如果未有作好規範便貿然踏足宇宙,等同把地面上的問題帶上太空,恐引發星際災難。不少專家認為應開始討論規範人類行為,例如若發現外星文明,人類應伸出友誼之手,還是盡量避免接觸?

科幻經典《星空奇遇記》中,星際艦隊設有一個「最高指導原則」,若外星文明未達到一定科技水平,不得作任何接觸或干涉,以防該文明因此偏離原定進化軌道。這設定引發了外界思考,甚至有人提倡現實可能真有此原則,或解釋了為何至今仍未有外星人接觸地球人。

相似情況在人類文明亦多次發生,例如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從土著手中搶走土地控制權,改變了美洲大陸歷史軌跡。專家指出,地球曾出現的殖民主義,引起無數種族問題和道德危機,反映人類有必要反省歷史,以免把這些弊病帶上太空。(接下頁)

[NT:PAGE=$]

图片说明
2014年「羅塞塔」探測器登陸彗星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美國物理學家、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溫伯格主張機械探索太空。他批評載人太空任務扼殺其他科學發展,例如美國1993年因預算不足,宣布停建超導超大型加速器,資金用於興建國際太空站。相反,歐洲同類型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發現「上帝粒子」,成為創舉。支持載人太空任務的學者則主張「人機合作」。

「機械人派」以「羅塞塔」號探測器登陸彗星為例,指機械優點是功能多、造價愈趨便宜。載人任務太昂貴,美國半世紀前的「阿波羅」任務耗資相當於現在1000億美元(約7757億港元),較機械人任務貴近百倍。

「太空人派」反駁,有些事情只有人類才能辦到。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教授克勞福德提到,「羅塞塔」降落彗星表面時曾彈起,偏離陸目標,若人類機師則可控制探測器準確陸,甚至把樣本帶返地球,因此載人任務雖然昂貴仍是值得,而且人類臨場判斷和指揮無可替代,「人機合作」才是正確路向。

人類要親身探索火星,順利登陸至關重要。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究一種可由小變大的充氣隔熱盾,形狀如兒童套圈玩具,可發揮減速作用,協助太空船進入火星南部高原,及其他以目前科技無法著陸的範圍。

火星大氣層比地球稀薄,若用降落傘助太空船登陸,效果不理想。NASA科學家從套圈玩具獲取靈感,設計充氣隔熱盾,當太空船準備者陸,隔熱板會置於太空船上端,輸入氮氣令它膨脹,像一個大蘑菇。這新科技比目前的隔熱裝置更輕,減少太空船需負載的燃料。NASA計劃明年太空船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測試隔熱盾的功效。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