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能被全球化削弱的時代洗出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08 08:20
安邦咨詢授權和訊網智庫發布 作者系高級研究員賀軍
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存在,也是一種必然趨勢。自由貿易、全球性的生產轉移、移民、技術轉移、全球資本流動、市場化政策、超國家經濟組織出現、經濟與貿易規則趨同……眾多的變化將全球化裝點得五彩斑斕。雖然一直存在反全球化的聲音,但在世界的主流看法中,全球化帶來的益處被反復頌揚,成為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共同認可的基本價值觀。
全球化造就了一大批贏家。發達國家消費者是全球化最廣泛的受益者群體,他們享受到全球化帶來的低成本商品,享受了「高收入+低通脹」的美好時光;跨國公司和金融資本也是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它們通過在全球配置生產要素和金融資本、充分挖掘勞動力市場和其他成本差異而賺得盆滿缽滿;深入參與全球化的新興市場國家也是重要的受益者,全球化給這些國家帶來資本、技術、生產制造能力,加速了改革和開放,中國就是這樣一類全球化受益者的標杆。
全球化也造就了一大批輸家。在勞動力短缺、資本密集的發達國家,低技能勞動力的工資水平和就業水平受到很大沖擊。發達國家之間也有很大差異。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英美憑借更加靈活的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經濟和就業情況比歐洲大陸恢復更好,失業率降到5%以下;但在歐洲大陸的情況則要惡劣很多,失業率平均水平達到10%以上,歐盟邊緣國家的情況更糟,西班牙和希臘的失業率甚至高達20%,其中青年失業率超過30%。新興市場國家也有大量全球化的輸家——大量消耗資源和能源而被破壞的環境與生態,一大批參與全球化生產流程的低技術工人,一大批被全球化擠壓而消失的中小企業。
當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始結出反全球化的「惡果」。「末日博士」魯比尼近日撰文稱,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們享受了自由貿易帶來的價格便利,但這是以低技能,乃至中等水平技能的工人的收入降低,甚至是工作機會喪失作為代價的。現在,到了全球化的贏家給輸家補償的時候了。魯比尼認為,目前全球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民粹主義風潮在盛行,英國公投退歐就是全球化遭到反對逆向發展的一個典型。英國退歐固然是由其自身國情造成的,但同時也極大程度地反映了目前全球民粹主義和國家主義興起的浪潮。
在退歐公投中,英國社會的裂紋體現的淋漓盡致。富裕階層V.S.貧窮階層,全球化利益既得者V.S.全球化利益損失者,高技能的勞動力V.S.低技能的勞動力,受教育V.S.沒有受教育,年輕人V.S.老年人,城鎮V.S.鄉村,以及多樣的個體V.S.一個更加統一共同體——多種裂紋在英國公投中紛紛顯現。在其他發達經濟體中,包括美國和歐盟,都出現了相似情況。在政治上,全球化的發展也是雙刃劍。目前當權的政黨,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事實上都支持貿易和全球化發展,但當權政黨現在正遭受民粹主義者、本土主義者以及反權勢政黨的挑戰。在各國經濟復蘇艱難的背景下,當權政黨的影響力被不斷削弱。
中國是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從中國的利益來看,參與全球化只是走過了大半程,還需要利用全球化來推動完成後續的改革和開放。在當前全球化弱化甚至出現逆全球化浪潮的時候,中國需要適應這一外部發展環境的新變化,積極應對這一最新的「背景切換」。在我們看來,中國還是要堅持提出幾個關鍵主張,打出幾面標志性的大旗——政治上堅持和平主義,改革上要堅持市場化,對外經濟要堅持自由貿易。堅持和平主義是為中國繼續爭取和平發展環境,展示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價值理念。堅持市場化改革,是中國當前改革最重要的任務,中國能不能順利實現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能不能順利度過新常態,關鍵要看市場化改革的進展。作為「世界工廠」,中國仍然要利用好國際市場,中國需要自由貿易的環境和制度保障。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的背景下,中國應該從發達國家手里接過(或者搶過)自由貿易的大旗。
中國不能讓打開的全球化大門關上,也不能使中國置身於主要全球化俱樂部之外。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應該以積極的姿態和進取的行動,來應對全球化被不斷削弱的新形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