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糟了!有121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未達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28 08:40



按比較正規的分法,銀行理財產品可分為三大類:


1、保證收益型產品

顧名思義是指無論投資結果如何,到期銀行均向投資者支付本金及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收益不會太高,但保本。這類投資,漸漸跟固定存款的收益率、大額存單的收益率類似。

2、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這是銀行到期向投資者支付本金,但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擔的一類銀行理財產品,目前這類產品的投資者人數較多。

3、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指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收益水平,向投資者支付收益,但並不保證投資的收益和本金安全,這類產品的投資風險完全由投資者承擔,即不保本也不保收益。

在投資過程中,由於銀行銷售產品,且常常被認為有銀行信譽隱性擔保、信用背書,故有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一直備受投資者青睞。

對此,資深理財師表示,目前有些銀行會標注哪些是保本、哪些是非保本的產品,但還有很多銀行是沒有標注的,那麼你大家在做投資時就一定要問清楚是保本還是保本浮動,或是非保本浮動型的產品。

業內人士預計,隨着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將與存款逐漸同質化,市場吸引力會有所下降。而後面兩種,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那麼,我們應該配置這些後兩者嗎?先不說應不應該,且來看看「它們」的近況如何吧。

截至今年5月份,有121款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其中112款為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產品多是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占到期結構性產品總數的33.63%。其中到期實際收益率低於1%的共有30款,這30款產品被匯豐銀行、恆生銀行和平安銀行(000001,股吧)這三家銀行所包攬。這些結構性理財產品中,掛鈎標的最多的是掛鈎股票指數和黃金,分別有35款和41款。

這些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的掛鈎標的,在設計上都是看漲型,而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外市場經歷了一波調整,產品設計與實際市場走勢背離,是這些理財產品虧損的主要原因。

需要補充的是,並非結構性產品就是看漲的,也有看跌的,故投資者在投資前也需要弄清楚。總之,這些產品要想取得好的收益,其設計需要與市場走勢相同才行。而投資者在購買前,也需要判斷掛鈎標的走勢,不能盲目配置。

此外,匯豐銀行還有18款到期理財產品出現了本金虧損10%的情況。如「匯聚中華」9個月的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及「匯享天下」的6個月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共5款。以「匯聚中華」為例,產品的原始設計是產品到期90%本金保障,投資起點10萬元,投資期限為6個月,預期最高收益率14.1%,預期最低收益率—10%。而最後實際的收益,已經虧到了底!

非保本浮動型收益不是很好,這些投資者投資可能有點後悔,那麼來看看保本浮動型、保證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的情形又如何呢?

數據顯示,上周共有1111款
人民幣
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3.83%,環比跌幅達0.06個百分點,創近期單周最大跌幅。其中僅有1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可以說有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跟前幾年相比,甚至有腰斬。

而相比較而言,市場上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卻格外的搶眼。拿某精選組合投資計劃為例,投資收益在6%-11%,基本比銀行理財產品中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高,也比很多非保本浮動型的產品的預期收益高,小編認為,對於投資者來說,認為這確實是當下非常不錯的投資渠道,而且也很安全哦。

當然,也有投資者對「國有」的銀行理財產品一直「念念不忘」,那麼小編也提示一下,現階段配置銀行理財產品的技巧。

鑒於未來國內整體仍屬央行降息的一個大環境,因此在投資期限不限定的情況下,選擇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的話,中短期產品可能更為適合,其預期收益率相對也會高一些。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