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2013年收官戰下周打響 四大消息或致變盤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2-28 11:39


編者按:周五兩市走勢剛好跟周四相反,全天高開高走沒有給空方任何機會。截止收盤,股指不僅收復了5日線和2100點,形態上更是收出陽包陰的形態,這或釋放了短線超跌反彈的變盤信號。從訊息面看,四大訊息或左右下周變盤。

滬指(日K)

國務院發布“國九條” 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

國務院發布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國九條”,明確將保護中小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基石

據新華社電 據中國政府網27日訊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日前正式對外發布。意見明確將保護中小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其中多項創新舉措將給資本市場帶來新變革。

用制度保障中小投資者基本權利

意見提出,上市公司應當披露利潤分配政策尤其是現金分紅政策的具體安排和承諾。對不履行分紅承諾的上市公司,要記入誠信檔案,未達到整改要求的不得進行再融資。獨立董事及相關中介機構應當對利潤分配政策是否損害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發表明確意見。

意見明確表示,研究建立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償債基金制度。上市公司退市引入保險機制,在有關責任保險中增加退市保險附加條款。健全證券中介機構職業保險制度。研究實行證券發行保薦質保金制度和上市公司違規風險準備金制度。

對中小投資者的司法救濟問題,意見提出,優化中小投資者依法維權程式,降低維權成本。健全適應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民事侵權賠償特點的救濟維權工作機制。推動完善破產清償中保護投資者的措施。

意見表示,證券監管部門將建立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障檢查制度與評估評價體系,並將其作為日常監管和行政許可申請審核的重要依據。

解讀

亮點

1、公司不分紅未整改不得再融資

現狀:A股上市公司向來以“鐵公雞”著稱,被投資者指責只知圈錢不知回報。據統計,2001至2011年,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為25.3%,而境外成熟市場通常在40%左右。2006年以來,上市公司平均年化股息率只有1%左右。由於缺乏長期穩定回報,投資者往往選擇投機來博取收益,這已經成為A股市場一大弊病。

措施:上市公司不履行分紅承諾的記入誠信檔案,未達整改要求不得進行再融資。對現金分紅持續穩定的公司,建立適當扶持的監管制度安排。制定差異化的分紅引導政策。研究建立“以股代息”制度,豐富股利分配方式。

●點評:在分紅文化欠缺的背景下,以政策引導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實為必須之舉。把分紅與監管掛鉤,唯有如此,上市公司才有動力和約束力去讓投資者分享業績增長,進而逐漸形成整個市場的分紅文化,投資者才能獲得可預期的穩定收益。

亮點

2、變“用腳投票”為“用手投票”

現狀:雖然身為股東,但由於持股比例低,中小投資者的意見難以得到充分表達,很難行使股東權利。調查顯示,85%的中小投資者不知道有哪些權利、如何行權和維權,只有2%的中小投資者能夠讀懂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資訊,近3年股東大會網絡投票股東平均參與率不到0.25%。

措施:引導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全面采用網絡投票方式。上市股東大會審議影響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重大事項時,對中小投資者表決應單獨計票,單獨計票結果應及時公開披露,並報送證券監管部門。●點評:一系列制度設計加大了中小投資者的砝碼,讓中小投資者可以充分行使股東權利,改變之前“用腳投票”的狀況,實現“用手投票”。配套以網絡投票、不設最低持股比例限制等具體舉措,中小投資者的意見將在公司治理中得到充分體現。

亮點

3、健全跨市場交易產品資訊披露機制

現狀:今年8月,光大證券(行情,問診)“烏龍事件”把我國資本市場跨市場資訊披露的問題暴露無遺,這一制度性欠缺給光大證券從事跨市場內幕交易帶來可乘之機。

措施:健全跨市場交易產品及各種突發事件的資訊披露機制。對顯著影響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的資訊,交易場所和有關主體要及時履行報告、披露和提示風險的義務。

●點評:隨著我國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橫跨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的交易越來越多,對跨市場監管提出了迫切要求,充分而及時的資訊披露是杜絕部分機構利用跨市場交易謀取非法收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新要求。

亮點

4、健全中小投資者賠償維權機制

現狀:很多內幕交易、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案件中,中小投資者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但是,由於先天的弱勢地位和制度缺失,中小投資者在自身權利受到侵犯時往往很難維權。

措施:優化中小投資者依法維權程式,降低維權成本,健全適應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民事侵權賠償特點的救濟維權工作機制。

推動完善破產清償中保護投資者的措施。

●點評:今年5月,在萬福生科(行情,問診)案中,作為保薦機構的平安證券主動宣布拿出3億元,成立“萬福生科虛假陳述事件投資者利益補償專項基金”彌補因該虛假陳述事件給股民帶來的損失。此舉創下了A股市場首個以第三方責任人為虛假陳述對股民進行民事賠償的案例。隨著相關機制的確立,中小投資者的維權渠道將更多。

亮點

5、引入退市保險和保薦質保金制度

現狀:發行上市和退市是股市“一進一出”最為重要的兩個關口。目前,很多企業IPO過度包裝甚至造假,上市后業績變臉,投資者受損嚴重。在退出環節,上市公司退市意味著其股票價值歸零,蘊涵較大的社會風險,退市制度因此遲遲未能落到實處。

措施:上市公司退市引入保險機制,在有關責任保險中增加退市保險附加條款。研究實行證券發行保薦質保金制度和上市公司違規風險準備金制度。

●點評:退市保險將使退市再無后顧之憂,而保薦質保金制度將讓保薦機構謹慎推薦企業上市,降低造假沖動,對投資者更加負責。

亮點

6、建立中小投資者公益性維權機構

現狀:在我國資本市場上,中小投資者無論是人數、交易量占比都很高,但由於單個持股比例低,很難形成強有力的力量,相對於機構和大股東處於弱勢。措施:探索建立中小投資者自律組織和公益性維權組織,向中小投資者提供救濟援助。充分發揮期貨證券專業律師的作用,鼓勵和支援律師為中小投資者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

●點評:這些舉措將把中小投資者從孤立無援的狀態下解放出來,讓中小投資者保護工作真正實現常態化、規範化和制度化。

■市場反應

滬深股指應聲溫和反彈

國務院發布國九條訊息,受此鼓舞,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反彈。上證綜指溫和走升,尾盤成功站穩於2100點上方,漲幅為1.36%。深證成指也重返8000點整數位,漲幅為1.92%。

權重指標股全線走高,總市值排名前30位的個股無一下跌。中國平安(行情,問診)、中國太保(行情,問診)、上汽集團(行情,問診)漲幅超過或達到3%。

當日滬深兩市分別成交664億元和959億元,總量與前一交易日基本一致。

所有行業板塊均錄得正漲幅,不過未有明顯熱點。券商保險、貿易服務、機械制造、建筑工程等多個板塊漲幅在1%以上。

■聲音

中小投資者保護將成為資本市場改革的支點

“走出看臺,走向舞臺”。隨著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具體舉措的逐步推出,中小投資者們將不再簡單地活躍於市場交易,而是將更加深入到資本市場背后,參與到市場建設發展的各個方面。

看得明白的財務報表,進得了場的股東大會。引導中小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了解企業的財務情況,參與企業對經營投資風險的把控,並擁有對企業的重大決策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和渠道。

[NT:PAGE=$]“進得來,出得去”,投資者權益將通過退市保險等機制得到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援。當投資者權益遭到侵害時,有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客觀公正調解,監管部門將協調司法機關展開司法救濟。在萬福生科案件中,這次嘗試得到了各方充分的肯定。

可以預計,中小投資者保護將成為資本市場改革的支點,將撬動整個市場的制度和理念變革,進而為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打下堅實基礎。(新快報)

證監會發布七項配套規則 股轉系統擴圍正式啟動

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國發〔2013〕49號下稱《決定》),中國證監會昨日發布實施7項配套規則。這意味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工作正式啟動,凡境內注冊、符合掛牌條件的股份公司,均可經主辦券商推薦申請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

按照《決定》提出股東人數不足200人的兩類豁免審核情形,證監會發布的上述7項配套規則主要適用於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公司申請股票掛牌公開轉讓、定向發行證券等情況。

股東人數不足200人公司申請掛牌轉讓、定向發行的,豁免證監會審核,相應配套實施細則將由全國股轉系統發布。據悉,這些細則將於下周初發布實施,之后全國股轉系統公司將開始正式受理企業的掛牌申請。 證監會昨日發布的7項規則包括:《關於修改<>的決定》(全文詳見11版)、《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行政許可有關問題的審核指引》(全文詳見13版)、《公開轉讓說明書》(全文詳見11、12版)、《公開轉讓股票申請檔案》(全文詳見12版)、《定向發行說明書和發行情況報告書》(全文詳見12版)、《定向發行申請檔案》(全文詳見13版)以及證監會關於實施行政許可工作的公告。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以“簡便、透明、快捷、高效”為原則制定了上述配套規則,力求制度設計適合公司和投資者的實際需求。

其中,修訂《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已於16日發布,征求意見期間,共收到57條意見和建議,最終發布的該辦法,主要是按照《決定》對公開轉讓、登記托管、定期報告披露時間、行政許可時限等內容進行準確界定和表述,並相應調整修改了有關條款。

對市場關注的歷史遺留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公司,證監會此次發布的配套規則將其一並納入資本市場監管范疇,將200人公司問題的解決與證監會現有行政許可項目結合,並在審核標準上提出要求。

按規定,遺留200人公司,只要依法設立並合法存續,不違反當時法律的禁止性規定;股權結構清晰;經營規範;公司治理與資訊披露制度健全,即可向證監會申請IPO或赴全國股轉系統掛牌。

其中,申請IPO的公司,股份確權數量應當達到90%,申請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股份確權數量應達到80%。股份公司股權結構中存在工會持股、職工持股會持股、委派持股、信托持股等股份代持關係,或者以“持股平臺”間接持股以致實際股東超過200人的,須將代持股份還原至實際股東,將間接持股轉為直接持股,並依法履行相應的法律程式。

證監會初步統計顯示,目前遺留200人公司中可能有IPO或掛牌需求的企業大約有1500家,其中符合IPO條件的並不多。即日起,這些企業即可依需求向監管部門提起IPO或掛牌申請。

在7項配套規則中,證監會明確了對股東人數超過200人公司申請股票掛牌公開轉讓、定向發行證券等行政許可事項,制定了實施行政許可工作的公告以及非上市公眾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審核工作流程、行政許可項目說明等相關檔案,明確了非上市公眾公司行政許可工作安排。

按要求,有關部門須簡化程式,在20個工作日內,對企業掛牌申請作出核准、中止審核、終止審核或不予核准的決定;在審核環節上,不設發審委或發審委性質的專門委員會;在內部審核會議安排上,將視具體情況而定,不把反饋會、初審會等設定為必經程式;行政許可的名稱、依據、條件等也在規則中一並明確。

7項配套規則中的《公開轉讓說明書》、《公開轉讓股票申請檔案》、《定向發行說明書和發行情況報告書》、《定向發行申請檔案》等4個非上市公眾公司資訊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明確了公開轉讓說明書、定向發行說明書和發行情況報告書的披露要求,以及公開轉讓與定向發行的申請檔案要求。鄧舸介紹,這些規則突出了重點資訊的披露要求,強調客觀資訊的披露,盡可能降低公司納入監管的成本,並設置了一些自愿性要求,由公司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鄧舸表示,下一步證監會還將在全國股轉系統建設和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工作中逐步積累經驗、探索創新,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安排,以便進一步適應企業和投資者的需要,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設定中的作用。(中國新聞網)

IPO重啟箭在弦上 上交所昨發配套規則

證券上市審核實施細則、證券發行上市業務指引(2013年修訂)、股票上市公告書內容與格式指引均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為了規範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上市審核工作,上交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上市審核暫行規定》進行了修訂,並更名為《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上市審核實施細則》,於27日發布,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下列事項的審核,適用本細則;本細則未規定的,適用《股票上市規則》、《公司債券上市規則》、《基金上市規則》及其他相關規定:(一)股票、企業債券、公司債券、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首次上市;(二)股票、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暫停上市與恢復上市;(三)股票、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終止上市,但因債券到期而終止上市的除外;(四)本所審核的其他證券上市、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及終止上市。前款所稱股票,包括普通股和優先股。

實施細則規定,上交所設立上市委員會,對細則第二條規定的事項進行審核。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作出審核決定。上市委員會審核時,可以采用召開審核會議、直接進行通訊表決或者其他方式進行。

上市委員會委員每屆任期2年,任期屆滿,可以連任。上交所根據需要,可以調整委員每屆任期和任職屆數。

每次審核時,上交所在上市委員會委員中選定7名委員參加審核,實際參加審核的委員不得少於5人,其中法律、會計專業人士至少各1人。

上交所設立上市咨詢委員會,為上市審核事宜提供咨詢建議。

同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發行上市業務指引(2013年修訂)》、《股票上市公告書內容與格式指引》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證券日報)

12月PMI或小幅上行

下周將迎來2014年首個交易日。在數據方面,下周將公布官方PMI數據,市場人士預計該數據將較11月出現小幅上行。

政策面上,本周五新三板有關細則落地。根據現有政策,滿足一定條件的個人投資者可參與新三板交易。新三板正式奏響新年序曲,未來或成為“土豪”新的掘金地。

興業銀行(行情,問診)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從高頻數據看,12月需求端和生產端的景氣繼續持穩。在需求端方面,年末消費將繼續加速,草根調研顯示,家電、汽車銷量持續增長,但投資建設行為有所減速。部分原因是季節性減速,受資金及天氣影響。12月各航線運輸需求表現跌宕起伏,從環比看,出口略好於往年同期,但因基數較高,同比將減速。

在生產端方面,大中型鋼企12月上旬的日均產量降至2013年3月以來新低,但連續四周保持明顯上漲的主要生產資料價格顯示需求依然較好,將進一步提升廠商生產積極性。同時,12月匯豐預覽值雖然下降0.3個百分點,但新訂單指數穩中有升。

此外,從官方PMI自身變動看,當次年春節在1月時,節前備貨、出貨往往會推高12月的PMI景氣度。

下周一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和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等將介紹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中國證券報 任曉)

滬指站上5日均線 多空進入相持階段

大盤從12月上旬開始,以滬指的2200點上方滯漲為起始,開始了隨后的一路下滑。從12月11日開始股指出現了連續的9天下跌走勢,至本周一,滬指最低下探到2068.54點,深成指最低跌至7903.98點,之后市場展開了一周的震盪行情。經過空方的大肆宣泄后,市場暫時進入了多空相持階段。

由於短期內股指下跌較快,不僅指數連續跌破中期均線,短期均線也連續下破中長期均線。以本周為一個周期,股指全周進入一周的箱體整理。滬指全周波動區間在2068.54至2111.80點,波動區間43.26點,深成指全周波動在7887.37點至8125.49點,箱體范圍238.12點。

[NT:PAGE=$]周K線上,兩市大盤在連續兩周收陰后,本周止跌收陽。從周成交量來看,滬市縮量更明顯,全周成交3114.31億元,為連續的第四周縮量過程。從量上看,本周滬市的止跌,多方的抗擊力度有限。而深市本周則結束了連續縮量的過程,全周成交4333.23億元,較上周大跌的4216.04億元出現輕度放大。因此,深市在本周的止跌效果較滬市來說顯得更為有效。從兩市的周K線形態來看,兩市周線在上周均已跌破了所有均線,本周的周K線均為帶上下影線的小陽線。

日K線上,兩市周內均為三陽兩陰。滬指在周初連續兩天收出帶長上下影線的十字星,深成指也是收出長上下影線,K線實體非常短。表明,在經過連續大幅下挫后,多空雙方進入了相對的平衡階段。在周末交易時間段,兩市出現大陰大陽走勢,日內,多空雙方先后占據絕對優勢,具體為,周四大盤全天一路走低,周五多方發動反擊,並將指數重新推回到空頭髮動的起始點位。最終,雙方打了個平手。

日均線上,多方在周五的絕地反擊,使得滬指最終收盤站上了5日均線,但由於前期連續跌幅較大,其余均線均已在指數上方,滬指5日、10日均線繼上周跌破30、60日均線后,本周先后下破半年線。同時,30、60日均線繼續下彎。目前半年線走平保持輕微上翹。周五多頭的大幅反擊,使得5日均線收盤出現拐頭向上。深成指日K線表現與滬指基本相同,30、60日均線更為靠近半年線,也就意味著指數如果不能回升的話,深成指的30、60日均線將更早與半年線形成死叉。

從成交量上看,滬市本周縮量明顯,並帶動5周、10周乃至30周均量下滑。從周內的成交量分布來看,表現為前低后高。也就是說隨著多空的相持,雙方所投入的兵力也在加大。而深市本周沒有繼續縮量,而是較上周輕微放大。並帶動5、10周均量上升。在成交量的分布上,也表現出前低后高的特征,多空爭奪也是隨著指數的震盪開始逐漸加碼。從成交量的結構上來看,后市兩市仍將不會平靜。因此,下周兩市的表現將不會是一潭死水。

從技術指標來看,兩市MACD指標雙線跌破零值后繼續下行,仍處在中期走弱階段。但綠色柱狀線均已進入縮短波段,意味著大盤下跌已開始有所收斂。KDJ指標上,滬指K、D值仍處在20以下,處於超賣區域內,但J值在前期連續鈍化后已率先回升向上突破超賣區域。深成指KDJ指標中,K值在本周收盤后,與J值雙雙突破超賣區域。從布林指標來看,滬指布林頻道口繼續擴大,頻道中軌與下軌下彎,上軌走平,表明指數波動幅度在加大。指數在上周末、本周初跌破頻道下軌后開始收回頻道內,處於下軌和中軌之間。深成指布林指標的形態與滬市類似,輕微差別為:指數更為靠近頻道下軌。

從大盤運行的形態來看,目前市場以周為周期運作的特征較為明顯。本周伊始,多方與空方展開了為時一周的抵抗,目前雙方基本是打了個平手。而本周兩市所創下的2068.54點與7887.37點的低點均已跌破前期低點,形成了一個新的低位區域。因此,從形態上來看,兩市與前一低位形成W底形態已不能成立。同時,從前期任意兩低點連線所形成的上升趨勢線均不能對目前大盤形成支撐。因此,前期大盤所形成的上升頻道均已被打破,也意味著指數的形態將面臨著有可能從中期上升形態轉入下降形態。因此,下周市場的走勢就顯得尤為關鍵,大盤能否避免這種形態的轉換,下周基本上就能初現端倪。

綜合來看,股指與中期均線的偏離以及短期均線與中期均線的偏離已達到一定程度,均線系統有回歸要求。而綜合技術指標來看,技術上短期內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因此總體來看,市場進一步殺跌的可能性已經開始減小。 (證券時報網 周明劍 陳若曄)

A股企穩短線機會或現

廣東新價值投委會主席羅偉廣認為明年市場難言牛市,沉寂了一年的消費股相對更有優勢;廣東乾陽投資董事長何輝也對消費股情有獨鐘,認為明年的投資主要還是得回避周期股,而高估值的成長股也讓人心里沒底,消費、醫藥等防御型行業反而更具有投資價值

“短期市場應該已經調整到位了。”上海私募基金經理陳曉陽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說,現在正在加緊版面2014年1月份個股的短線機會。

無獨有偶。廣東乾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輝也認為,年底A股跌幅過大,短期內應該會醞釀一波反彈,目前也維持中等偏上的倉位“守株待兔”。

題材股反攻A股止跌

“本周大盤結束了為期兩周的單邊下跌,呈現出明顯的止跌企穩行情。”陳曉陽說,伴隨近期流動性緊張不再是當前市場主導利空因素,應該短期已經調整到位了。

此前,市場還沉浸在對改革的憧憬之中,不料這種憧憬被本屬於改革中的去杠桿和限制債務擴張而實施的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打破,再加上IPO重啟的重磅炸彈,12月以來A股可謂跌跌不休。

在本周,A股前幾個交易日持續震盪整理的行情,周四,上證指數更創下近4個月來的收盤新低,市場一度陷入低迷。但在周五,市場出現了久違的齊漲局面,金融股啟動、題材股強力反彈,高科技類股票更是漲幅居前,力挽狂瀾,當天上證指數上漲0.84%,再次收復2100點整數關口,深成指上漲1.18%,創業板指數也上漲了1.95%。

截至周五收盤,上證指數報2101.25點,本周累計上漲0.79%,日均成交金額為622.8億元;深成指報8048.85點,本周累計上漲1.03%,日均成交金額為866.6億元。

牛市存爭議,短期反彈可期?

“短期市場可能會醞釀一波反彈。”何輝指出,年底以來A股市場的下跌主要是受到年底“資金緊張”以及IPO重啟的疊加效應所影響,指數短期內跌幅已經很大,隨著明年1月份的到來和IPO的臨近,短期市場可能會有一波超跌反彈。

陳曉陽也認為,1月份市場應該會啟動對新股IPO重啟引發新一輪投資機會的預期行情。

“短期來看,IPO對成長股反而會是利好。”陳曉陽說,由於IPO暫停了一年多的時間,截至目前有約300家擬上市企業撤單,首批發行的上市企業多半是質地優良的各類成長股,在當前弱勢環境下無疑為市場提供了新一輪投資機會。

“本周市場止跌企穩回升當中,創業板或中小板各類成長股表現出色就可見一斑。”陳曉陽說,目前已經積極版面多只個股進行全面鋪開尋求短線機會。

但是陳曉陽同時表示,當前市場也仍然存在不利因素,包括春節之前市場流動性仍將處於偏緊狀態,且經濟層面上也表現相對中性。

“總體還是偏謹慎。”何輝則指出,雖然短期市場會有一波超跌反彈,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1月份IPO的臨近,創業板等仍存在較大壓力,不過,由於明年同樣也是改革紅利逐漸釋放的一年,所以也不會過分看空,年初市場應該仍以震盪格局為主。

廣東新價值投委會主席羅偉廣則認為明年市場難言牛市。“當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資金成本高企,如果明年仍然持續這種局面,政策上沒有調整的話,對資金較為敏感的民營企業會更受傷,這樣一來,資本市場也不會有大行情。”羅偉廣說,另一方面,資金成本高,市場無風險利率持續高企,股市則很難吸引資金入場,這樣一來,明年A股就只能還是局部行情。

私募版面消費股

在對牛市較為迷惘的判斷之下,羅偉廣在版面上已經開始向消費股傾斜。

“如果明年政策沒有適當做出調整,資金成本依舊高企,資本市場看不到牛市,那么制造類和周期類的股票則仍然會像今年一樣難有起色。與此同時,在今年已經火了一年的科技股、概念股由於估值高企,明年的行情也難以持續。”羅偉廣說,市場的存量資金在此背景之下會更青睞於有估值優勢的消費股,沉寂了一年的消費股明年反而會更有優勢。

何輝也對消費股情有獨鐘。“明年的投資主要還是得回避周期股,而高估值的成長股也讓人心里沒底,消費、醫藥等防御型行業反而更具有投資價值。”何輝說。

萬家基金也指出,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改革預期可能落空,經濟向下、流動性中性偏緊、利率將繼續處於高位,投資以防御為主。在具體設定上,以低估值加增長穩定的板塊為主,這同樣也是國企改革的主體,若博弈政策則主要參與大農業。

陳曉陽則認為,未來個股會走出分化行情。“由於四季度經濟層面表現相對中性,從行業景氣的角度篩選股票並不是優勢,這樣導致當前市場難以出現持續突出的行業或板塊機會,當前只能從下至上對個股成長性做足功課,尋找投資機會。”陳曉陽說。(第一財經日報 黃婷)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