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頭”形態逐漸成型 關注一重要點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經過連續3天的無量弱勢反彈后,滬指周四早盤再度下跌收出中陰線。目前有投資者擔憂一旦頸線位被有效擊破,大盤的“M頭”形態或將成型。我們認為,當前大盤技術面仍處於不利狀態,除高送轉等較強勢的熱點可適當參與外,投資者宜維持謹慎,靜待多空決戰形勢明朗。
從技術面來看,上證綜指自12月后出現了一波快速下跌,導致股指目前一個長達3個月的“M頭”形態逐漸成型。一旦滬指跌破2080點一線的頸線位,技術面或將進一步下探以尋求支撐。類似的M頭形態滬指曾在2012年6月25日、2013年6月13日被確認過,歷史會否重演,投資者可密切留意盤面變化,而采取及時的應對措施。
一方面是技術面走弱,另一方面是盤面持續無量,預示市場的參與熱情不高,除了高送轉以外,持續性較強的熱點較少。我們近期曾指出,“在1月IPO開閘50余家新股將上市、且年底資金壓力等因素影響下,春節前股指將大概率維持弱勢”,目前看這正成為事實。更不利的是,明年或將有800家新股發行,且新三板、優先股等資金分流,也對投資者的信心打擊較大。盤面走弱便是市場信心疲軟的直接反映,預計短期難以扭轉。
因此規則方面,投資者整體宜維持謹慎,采取適當空倉或快進快出規則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大盤連續殺跌之后的反彈,往往也是漲停潮最容易出現、賺錢效率最高的時段,投資者可把握。因此波段操作者,可坦然面對調整,密切跟蹤那些符合高送轉、與改革方向一致、且有產業資本控盤運作的板塊個股,逢低參與反彈,爭取年底紅包機會;而穩健型的投資者,可適當觀望以保存前期利潤,或選取一些防御性較好、走勢獨立於大盤的中線改革題材持有。總之,在弱勢且復雜的盤面環境下,投資者宜仔細考察個股強弱確定去留,防止陷於被動。
- 川普關稅新政引波動 用主動式投資度過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