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比特幣 中國支付斷炊封堵:海外平台或成選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2-22 12:45


王力凝

這可能是虛擬貨幣在中國遇到的最嚴峻挑戰。


繼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之后,12月16日,央行約談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相關負責人,明確要求不得給比特幣虛擬貨幣交易網站提供支付與清算業務。緊接,比特幣中國、OKcoin等交易平台宣佈關閉第三方支付通道。

一石激起千層浪。12月18日晚間,比特幣交易價格最低報於2011元,兩日之內價格跌幅超過60%。與此同時,萊特幣、元寶幣、招財幣等山寨幣的交易價格也出現暴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比特幣虛擬貨幣大跌的18日,央行官方網站在下午4點多的一個多小時裏不能訪問,官方微博也湧入了大量水軍,疑似遭到了比特幣玩家的攻擊。

“央行叫停第三方支付機構有助於讓市場回歸理性。”軟交所副總裁羅明雄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過這也讓后期比特幣在中國的交易成本增加,未來政策風險仍存。”

國內支付斷炊封堵

12月16日,央行舉行了一次座談會,由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主持。會議約談了幾家銀行、財付通等負責人,要求銀行、支付機構不能給比特幣萊特幣等交易網站提供支付與清算服務。對於已發生業務的支付機構,要解除商務合作;對於存量款項要在春節前完成提現,之后不得發生新的支付業務。

另外,央行要求支付機構立即關閉比特幣交易新商戶,同時還要排查其例如萊特幣等類似的虛擬貨幣。據了解,如果支付機構沒有做到央行提出的上述要求,將會被按照反洗錢標準予以處。

記者了解到,在會議上,相關支付機構也對央行的要求做出了明確表態。而緊接,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迅速做出反應。

支付寶相關人士對外表示,支付寶沒有通過官方渠道與比特幣商戶進行過合作,如果比特幣投資者的交易渠道為支付寶,則有可能是個人賬戶,風險較大。[NT:PAGE=$]

而作為國內第二大在支付平台,騰訊財付通此前支持比特幣中國和OKcoin兩家交易平台,用戶可以通過財付通進行即時充值。不過,在央行上述座談會議召開之后,財付通就停止了上述業務。

本報記者發現,雖然財付通被封堵,但是截至12月18日上午,上述兩家交易平台依然能夠通過易寶支付進行提現。然而就在18日中午,易寶支付即發布官方聲明稱,易寶支付嚴格遵守、執行央行等五部委針對《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的要求,堅決不涉及任何比特幣萊特幣的交易,加強企業自律,保護社會公的財權益,保障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防範洗錢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我們肯定要嚴格遵守央行出台的規定,具體的情況現在不便多談。”18日下午,易寶支付相關媒體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述。

本報記者獲悉,除了第三方支付外,銀行也將不允許和比特幣交易平台進行結算。央行在座談會上稱,如發現銀行有為比特幣網站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的,可以進行匿名舉報。

第三方支付通道被封堵,引發了比特幣交易價格大幅下跌。12月18日晚間,比特幣交易價格最低報於2011元,兩日之內價格跌幅超過60%。萊特幣最低報於50元,價格也被腰斬。同時,元寶幣、招財幣、美卡幣等國內“山寨幣”的交易價格也出現暴跌。

海外平台或成選擇

第三方支付暫停之后,首當其沖的就是國內比特幣交易平台。

18日,比特幣中國和OKcoin發布聲明稱,根據央行要求,暫停關閉人民幣充值功能,不過提現則不受影響。而原本實行零交易費的上述兩家網站,也在近期恢復了0.3%的交易手續費,並將此前0.5%的提現手續費提高至1%。

火幣網聯合創始人杜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目前的比特幣交易量估算,收手續費和上調提現手續費,將會使一個交易平台每個月增加數千萬元的收入。[NT:PAGE=$]

“就像股票印花稅一樣,比特幣市場必然會發生一些大的變化。”杜均告訴記者,實際上停止第三方交易的確會增加交易平台的運營成本,這也是一些網站開始收費的原因。但杜均也認為,這樣做是殺取卵,而且也與公司此前宣稱的免交易費相違背,所以火幣網將不考慮恢復交易費。

杜均稱,央行暫停第三方支付帶來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但到底會呈現何種趨勢還不確定。毋庸置疑的是,在國內比特幣的交易成本將更高。據了解,火幣網目前正在計劃將30人的客服擴充至50人,其原因在於在第三方支付暫停后,交易平台的充值提現則不會像此前那樣便捷,這就意味交易平台必須加大客服成本。另一方面,央行暫停了第三方支付后,將會使不少投資者退出、整個交易市場出現萎縮。

實際上,這些交易平台負責人並沒有預料到,央行會如此迅速要求關閉第三方支付。

一家不願具名的比特幣網站負責人情緒頗為激動地告訴記者,央行在《通知》中承認了比特幣的商品屬性,既然都允許自由交易,就可以使用第三方、網銀、現金等各種支付方式。而關閉第三方支付並不合理,這種做法也和央行此前的表態相違背,所以公司正在和監管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能夠找出解決的辦法。

同時讓上述負責人擔心的是,第三方支付被封堵之后,未來央行還會出台更多的措施,導致其他充值、提現手段也被“圍剿”,那麼平台的交易將陷入停滯。

“生存還是毀滅?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現在的政策風險仍然很大,必須要重新尋找運營途徑。”一位比特幣觀察人士告訴記者,對於一些小的交易平台,后期或將出現關閉潮。而在央行監管措施不變的情況下,一些交易平台要繼續運營下去,預計在不久之后,可能會考慮將伺服器和注冊地轉移到開曼群島或香港,取得合法資金運營權。另外,交易平台或將有可能啟用OKPAY、EGOPAY等國外第三方支付機構。

比特幣回歸理性?

比特幣到底動了誰的乳酪?不承認比特幣貨幣屬性之后,央行為何再度重拳出擊比特幣

在本報記者的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都提到了四個字——“回歸理性”,這也明虛擬貨幣的被炒作瘋狂程度。一些人甚至認為,比特幣就是一場金融泡沫,類似於17世紀荷蘭熱炒的“鬱金香”。

“鬱金香事件”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經濟,也間接導致了當時歐洲金融中心荷蘭的衰落。[NT:PAGE=$]

12月初,一個比特幣的最高交易價在7000元,而2013年年初,其價格只有80元左右。在本次央行出台相關政策之后,18日比特幣交易價格下跌至月初的1/3。——價格波動幅度之劇烈,也讓不少玩家直呼“傷不起”。

“從比特幣的炒作上看,已經出現了一些類似於‘鬱金香泡沫’的徵兆,比如流動性過剩,市場大量投資等等。”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如今比特幣的瘋狂程度,與歷史上任何一個金融泡沫相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比特幣也就是在這種瘋狂炒作的過程中轉化為金融投資品。但是,這種金融投資品沒有信用關係,也沒有信用擔保,卻成為很多人暴利的工具,瘋狂炒作會使中國的金融市場面臨風險。

不過在羅明雄看來,現在有一種法是比特幣的存在削弱了央行的作用,這有點誇大言辭,而且也有為政府“背書”的嫌疑。

但是,羅明雄也直言不諱地指出,央行做出本次規定主要還是出於監管考慮,因為比特幣的確具有很高的洗錢風險,價格劇烈波動也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

“其實很多投資者就是在這兩個多月比特幣暴漲起來以后,才進場參與的,你要問他什麼是比特幣都根本不清是什麼。”杜均也認為,一些投資者只是將虛擬貨幣當做可以買入、賣出的獲利工具,在央行出台的政策引導下,有助於虛擬貨幣的炒作回歸理性,從而使得整個市場健康、平穩雲翔。

比特幣在其他一些國家已經對接了一些應用,但還不是一種真正能夠流通的貨幣,反而作為一種投機工具被瘋狂炒作。”羅明雄告訴記者,虛擬貨幣的價值是人們對於其未來價值的一種預期判斷,此次央行重拳出擊比特幣,使得投資者對於持有比特幣的信心被打擊,后期或依然存在下跌的空間。而對於那些還不知道“用來做什麼”、沒有任何第三方應用支撐的山寨幣而言,未來面臨的風險可能會更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