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價“急呼”原油期貨上市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2012年全年原油表觀消費量達到4.76億噸,而今年前10個月累計表觀消費量已超過4億噸,前十個月同比增長2.9%,同時2012年國內原油進口量達到2.7億噸,同比增長6.8%,而今年前11個月累計進口量達到2.55億噸,同比增長3.17%。與此同時,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增長,2012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6.7%,而今年前10個月已超過57%,創歷史最高紀錄。雖然近幾年由於國內經濟增長放緩,能源需求也受到一定限制,國內原油消費增速減緩,對外依存度增幅也有所收窄,但隨著未來兩年國內經濟的觸底反彈,能源消耗步伐有望加快,同時原油對外依存度也將繼續增長,國內能源安全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近兩年,國際油價持續處於80美元以上波動,作為原油消費大國以及原油對外依賴程度較高的國家,高油價對國內經濟的的穩定與發展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油價的上漲對於以原油為原料的下游石化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並導致其出口競爭力下降,同時油價的上漲也會帶動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的上漲,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另外一方面,國際油價的上漲將通過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直接對國內居民的汽車及相關產品的消費產生影響,但目前國內成品油的價格調整完全依據國際油價的變動,雖然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進行了調整,將調價周期從22個工作日縮小至10個工作日,並取消4%的漲跌幅度限制,但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仍然滯后於國際油價的變動,使得國內油企以及消費者利益受損。
雖然國際油價的漲跌對國內居民消費、石油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但目前中國依然缺少石油定價話語權,只能被動接受高油價帶來的風險,然而這也使得國內原油期貨盡快推出的呼聲越來越高。今年10月份,全球首個瀝青期貨成功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從上市以來的交易情況來看,成交並不十分活躍,價格波動也相對平穩,但瀝青期貨上市更大的意義在於為原油期貨的上市探路。
與瀝青期貨相比,原油期貨的上市難度較大,因其下游產業鏈復雜,同時作為基礎效能源,關係到國計民生以及國家能源安全,鑒於其重要的地位,交易所推出原油期貨相對謹慎,原油期貨上市涉及到的方法面面都需經過長時間的考察、研究及論證。
而原油期貨的上市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能源消費大國來說意義重大。目前亞太地區尚無一個權威的原油價格作為基準,原油進口只能被動接受國際定價,而原油期貨的上市將為石油行業提供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工具,鎖定生產成本及利潤,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也有助於中國爭奪石油定價話語權,穩定國內經濟。此外,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石油消費大國,國內成品油定價卻要依賴國際油價,國內成品油價格難以反映國內市場的真實供求情況、國內消費結構以及季節性因素,因此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急需要依靠“本土價格”,即具有價格發現功能的國內原油期貨市場。若未來國內成品油定價依靠國內原油期貨價格,那么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將變得更加及時、有效、透明,更有說服力,也更有利於國內居民的消費以及石油行業的健康發展。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