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取消"打新專業戶"申購資格 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股票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證監會官方微博發佈消息,證監會週五(13日)就《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據悉,正式公佈的改革意見規定,網上配售要求持有市值才能申購,但又要先繳款再配售,這和以前的市值配售做法有很大不同,證監會表示,此舉目的是取消「打新專業戶」的申購資格,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在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
中新網報導,證監會表示,在本扶改革徵求意見過程中,建議實行市值配售的意見較為集中。正式公佈的改革意見吸納了相關建議,但沒有簡單恢復以往市值配售的做法。市值配售是在特定市場環境下的做法,在股權分置狀態下,流通股主要被中小投資者持有,新股發行定價受行政管制,一二級市場價差明顯,向流通股股東進行市值配售有利於中小投資者獲取一二級市場價差。股權分置改革後,所有股權均為流通般且同股同權,投資者結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大幅提高。
據統計,目前持有A般市值10萬元以下的個人投資者的持股比例約為l6%。隨著新股發行定價進一步市場化,申購新股並不一定能夠獲取收益,原有市值配售的做法已經不適應新的市場情況。
本次改革調整網上配售方式,要求參與網上申購的投資者需持有一定數量非限售股份,目的是取消「打新專業戶」的申購資格,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在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網上配售不按股市值進行比例配售,同時規定申購上限為網上發行量的千分之一,持股多不一定獲得配售多,有利於持股較少的中小投資者參與申購。
以往實行市值配售時,投資者無須申購繳款,被動獲得配售,不能真實反映投資者的申購意願,也不符臺投資者自主決策的市場化改革理念,經常出現一些投資者中簽後不繳款、放棄認購的情況。網上發行先繳款再配售是經過多年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配售方式,有助於投資者審慎判斷新股投資價值,理性申購,也可以防止出現投資者中簽後不繳款從而導致承銷商大量獲配無人認購股票的現象。
證監會指出,本次改革調整網上配售方式,是要更充分地尊重中小投資者的申購意願,但不能保證中小投資者一定通過申購獲得收益。新股發行進一步市場化後,申購新股的市場風險可能會更大,中小投資者需要仔細閱讀招股說明書及公開披露的資訊,認真研判投資風險,理性做出投資決策。
此外,證監會還將協調有關單位出臺若干配套措施,建立承銷商誠信檔案,投資者「黑名單」制度等。
據介紹,中國證券業協會將發佈自律規則,對涉及網下定價配售、路演推介和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等方面的承銷業務進行自律規範;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滬深證券交易所將就網下發行和網上以持有自由流通市值為限額的資金申購發行分別出臺實施細則。
此外,中國證監會還將協調有關單位出臺若干配套措施,加強社會監督和約束,方便中小投資者及時獲取相關資訊。一是建立承銷商誠信檔案,公佈承銷商不良誠信記錄;二是由證券業協會建立投資者「黑名單」制度,記錄網下投資者的不誠信或違規行為,定期向主承銷商提供;三是由證券業協會設立公開郵箱,專門用於接受關於詢價、配售和申購的意見和建議;四是由滬深證券交易所開闢IPO專欄,集中、及時發佈發行相關資訊披露內容,採用便捷的操作方式,讓投資者能夠第一時間集中閱讀發行資訊。
這次證監會發佈修改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辦法五大方面進行了修改,包括:
一、取消行政限價手段,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提高定價和配售的市場化程度。
二、提高網下配售比例,調整有效報價投資者家數的限制,發揮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定價作用,加強對定價和配售的市場化約束。
三、調整回撥機制,改進網上配售方式,尊重網上投資者認購意願。
四、提高發行承銷全過程的資訊披露要求,強化社會監督;五是完善行政處罰、監管措施、自律監管、記入誠信檔案等多層次的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監管,強化事後問責。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