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北:電子第一街如何再創輝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東起上步路,西到華富路,南至深南中路,北抵紅荔路,這是深圳最繁華的以電子業聞名國內外的商圈——華強北。這個得風氣之先,最早引領電子業神奇崛起的商業街區,數經蛻變之后逐漸陷入了沉思。面臨城市區域的升級換代,電子品不斷推陳出新,華強北如何繼續保持生機和活力?在電子業一波又一波的變革中,華強北是否還能成為電子信息業裏的弄潮兒?“中國電子第一街”如何再續神話?
市場的自然選擇
企業出走
在華強北經營電子生意有七八年之久的陳先生近日陷入了困惑,他所在的電子市場裏竟然出現了三分之一的空鋪率,“人氣不足,而租金卻居高不下”,陳先生生了“離家出走”的念頭。
“現在華強北的生意直線下降,小商戶在這裏生存空間大不如前了。”陳先生經營的品屬於電子業鏈上游的電子零部件品,這種品是華強北電子品中的“大頭”,佔據華強北市場份額的50%,然而陳先生的同行中卻有不少小商戶也生了出走的想法,選擇原關外的寶安、平湖等地方一些新的電子市場裏“另起爐灶”。
據位於平湖的一家國際電子交易市場負責人介紹,在新簽約入駐的多商家中,原華強北的商戶占了四分之一還多,尤其以上游電子元器件小商戶為主。這使原本獨佔鰲頭的華強北電子市場一時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長期對華強北有深入研究的深圳戰國策公關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群,曾經在華強北做過一百多家手機企業的調查,結果是50%嚴重虧損,20%保持盈利,還有30%游走生死邊緣。“國內很多手機都扎根在華強北,可是隨安卓、蘋果系列智能手機強勢崛起后,原來的國二三品牌的手機生存空間被擠壓。”在楊群看來,以往以低價取勝的國手機,在品技術不斷革新的競爭中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價格優勢,逐漸被淘汰。
技術革新勢如破竹,電子商務也來勢洶洶。作為最大的電子品批發集散地的華強北在電商廣覆蓋、高效率的今天,不免遭遇“分食危機”。“以往有許多來自省外的批發商來華強北進行品採購,現在很多廠商自建官網做品展示,批發商可以直接與廠家訂貨,不一定要千里迢迢來到華強北了。”楊群認為,電商對華強北這種集中展示批發的功能帶來很大的衝擊,對中小企業的經營自然造成很大影響。
然而,在目前競爭充分飽和的市場裏,企業不佔有競爭優勢而部分選擇出走,只是在遵循市場發展的自然規律。華強北商城CEO沈浩淼對這種狀況並不擔憂。“並沒有企業大面積遷出,只是傳統的做法開始改變,發展放緩了。”沈浩淼認為,電子商務是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是傳統業的補充,但肯定不會代替如今華強北現有的功能。在他看來,華強北如果此時沒有抓住升級轉型的節點,就很可能被其他新崛起的電子市場吞噬掉,而區域的升級轉型和品的更新換代是華強北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素。
盡管目前華強北生了絲絲陣痛,但楊群對華強北的優勢還是非常有信心。“華強北總能以最敏的觸覺捕捉到新興的技術和品,進而以最快的速度在自己的平台上展示,讓國人可以在這裏看到全球最新最先進的東西。”楊群認為,盡管多新的電子市場開始崛起,但華強北只要能一如既往地引領業的更新換代的話,依然能保持核心競爭力。
需求帶動市場,市場促進業
全業鏈
在一次關於華強北升級轉型的研討會上,一位業內人士道出了華強北的危機:“華強北兩大類商家(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消費品)都是貿易商,只會從中賺取差價,隨時可能倒閉。”
在資訊不發達的時候,貿易商在華強北設置一個品形象展示窗口,吸引人前來採購。但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供應商大可在自己的官網上展示自己的品,不一定要依賴華強北,這使華強北的凝聚力下降不少。
而貿易生意對金融形勢波動的抵抗力顯然不足,很容易在經濟波動中深陷危機。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要堅守“中國電子第一街”的名號,還是需要完善全業鏈。
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郭建提出了一個“中國信息谷”的概念。“彙集電子業所有環節,把處於華強北原材料市場和終端市場之間的所有其他業環節都填補完整,比如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信息發布、金融服務等等。”郭建對這個業概念作出如此解釋,“有些環節比如小額信貸、物流配送,目前華強北也存在,但較為零散、規模很小,不足以滿足整個華強北業發展的需求。”
這種發展目標擺脫了“租櫃檯賣商品”的低端層面,轉而從全業鏈的高度,打造一個全新的電子業高地。在郭建看來,即使要“擺市場”,那也應該在原來的原材料和終端市場外,還應設立服務於電子業的方案設計市場、高端會展市場、品展示體驗市場和金融服務市場等。
郭建認為,大企業可以在華強北釋放其強大的品、技術能力,而中小企業來到華強北后,可以在這裏找到銷流程中所有它需要的環節,不再需要東奔西跑,進而降低成本遏制業流失。一旦華強北形成這樣的業整合高地之后,散落在國內其他城市的製造業企業、研發企業也可以能為我所用,進而把深圳電子業做大做強。
許多人對此想法深表贊同,可最終落地卻非一般的難。沈浩淼則希望通過電子商務這個平台助力全業鏈的想法落地。“我們打造這個電子商務平台是想讓用戶告訴我們,他們想要什麼,從而讓我們掌握大數據,反饋給華強北的一些廠商。”沈浩淼認為,華強北的兩大類品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消費品盡管買家不同,但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是目前沒有利用好這種關係。
目前華強北品的“山寨”一直廣受詬病,“沒有自主創新,也不知道用戶需要怎樣的品,所以一直都是‘抄’別人的設計。”沈浩淼認為這非常不利於華強北的轉型升級。在他看來,華強北的小批量快速生能力也是很強的,只要廠商知道用戶需求,就可以很快生出來,這還能觸動電子元器件這塊的需求,進而推動上一層廠家去開發適合的品。以需求帶動市場,再以市場促進業完善,沈浩淼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通華強北的電子業鏈。
區域增值的根本
業驅動
走在華強北商圈內,抬頭一看便能發現一個個在建或者建好的高樓。昔日以小高層為主的舊城區逐漸換上“新衣”,在這方寸土地上以高容積率拔起座座高樓,城區的集約化發展帶來區域形象的騰龍換鳥,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未來區域的“含金量”定將穩步攀升。
其中,最奪人眼球的是超5A甲級寫字樓項目中航中心,有消息稱,這一超5A甲級寫字樓已低調秘密地簽約3家世界500強企業,其中包括:全球知名的在電子和娛樂領域領先的跨國公司:索尼中國深圳公司,全球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領導企業ABB,全球最大數字與信息技術品生商:美國施樂公司。
“一個集總部管理中心、總部研發中心、總部交易中心與總部資金信息集散中心的深圳‘總部’經濟區已然清晰。”一位來深圳視察的跨國企業高管站在華強北這一新建的超5A甲級寫字樓高區,這樣高度評價眼前的華強北,他便是其中一個跨國公司的代表。
然而,不得不想到的是,城市更新帶來土地價值的升值,華強北商圈的商鋪租金是否會水漲船高,企業是否能“吃得消”?楊群認為,這不是不可能的,低利潤的品現在已經開始被淘汰,未來的壓力將會更大。“唯有發展新技術、新品,才能有高利潤,才能生存。”這或許能倒逼高端電子信息品的進駐。
而實際上,同一個區域內的不同形態的市場具有聯動效應。沈浩淼認為,華強北商圈的物業租金之所以高,是因為有業的存在,假如這個業發展不起來,或者陷入蕭條,那麼該片區的所有物業和土地都不會有大幅度提升。“如果所有商戶都租不起這裏的鋪位而出走,這地方的價值就會下跌。”這是市場隻“無形的手”自然會去調節的,不需要任何干預。
但無論如何,轉型升級后的華強北將會有更強的輻射能力,這點從游走在華強北街上不同膚色的外國友人前去採購各種電子器件上可以得到印證。然而,這是否就真正意義上具有“國際范兒”呢?一位來自美國的採購商坦言:“我能以國外幾分之一的價格購買到大多數想要的電子元器件。”華強北在海外的影響力除了其便捷就是品的低價,這在過去勞動力低廉時期還佔有優勢,而如今人民幣升值,品也沒有以前低價,還應該以什麼打動國際採購商的“芳心”呢?
問題的探索依然回到“業”上來,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輻射海內外的高端電子信息服務、展示和交易中心”不僅僅是政府對華強北商圈的定位,還應該是華強北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企業從‘山寨’走向設計,從設計再走向研發,一步步超高端邁進,這是很大的進步。”盡管距離“高端”還有一定的距離,可沈浩淼表示對華強北依然有信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