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川普與希拉蕊 誰都救不了美國經濟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2016-06-21 00:03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每一次的總統大選,都是對最近經濟表現的嚴格檢驗。對經濟滿意的選民,傾向把執政黨候選人送回白宮,自認被經濟犧牲的選民則傾向支持反對黨。

當然,經濟現狀並無法決定每一次的大選結果,但是卻扮演了一項要角。有經濟學家與政治專家便根據這項要角,發展出了大選預測模式。


今年,民主黨的希拉蕊與共和黨的川普爭辯的項目,絕非僅只經濟,但經濟卻仍可能是決定性的因素。

希拉蕊依據的是歐巴馬的經濟成就,包括強勁的就業成長(自2010年以來,增加了1400萬個就業機會),及股市與房價反彈促成的家庭財務改善。她說,她將會持續大部份歐巴馬中間偏左的政策(少數項目除外,如拒絕他所協商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即TPP),為民眾奮鬥。

川普則當然會說,美國經濟毫無成就,幾乎未見成長,財富不均卻告擴大。數百萬人仍然找不到工作,許多人認為情況已變得更糟。他將會撕毀貿易協議,並築起高牆,阻擋移民,恢復美國以往的榮光。

顯然,在總統大選中,經濟可謂舉足輕重。但一個鮮少有答案的問題是,總統在經濟表現上,是否關係重大。總統是否真能掌控經濟?當經濟邁向榮景,總統是否有功?當經濟沉淪低迷,總統是否無能?

答案是:並非如此。

除非情況極端,如大蕭條或大衰退時期,否則中期而言(在此定義為四年),總統對經濟表現,絕難有大幅影響力。

由於美國聯邦中的民主與資本式經濟中,具有制衡與獨立的機制,總統根本沒有足夠權力,影響美國經濟路線。

是何種因素,能決定經濟成長?短期而言,經濟受到民眾,企業與政府部門是否願意支出的影響,亦即有效需求,還有經緯萬端的項目,如工廠,商店,資金,市場,資源與科技等,亦即經濟中供給面。

而總統完全無法掌控這些變數。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