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業2億債息到期 債券價格兩周內暴跌60%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9 10:56
1月9日訊息,據報導,佳兆業(1638)風波愈演愈烈,目前更是深陷“賴帳危機”。據市場訊息指,集團有一筆2600萬美元(約2.03億港元(7.7544,0.0000,0.00%))的債息,至昨日到期日仍未支付。雖然相關款項,對坐近百億資金的集團來說,未算是難以負擔,惟市場人士擔心連環違約風險急升,而集團發行的債券價格近兩周內大跌60%,債息更抽高至100厘以上。
佳兆業該筆債息最遲應在昨晚支付,惟訊息指,集團至昨日下午仍未“找數”。據傳因政治上“站錯邊”,惹來中央打壓,而創辦人郭氏兄弟,去年12月開始更相繼離任,因而觸發銀團貸款違約風險。《彭博》昨日引述訊息指,集團的投資者關係部員工,已於本周一晚上離職,而負責人事的管理層亦未能聯絡。
債價兩星期跌64%債息大漲8.5倍
集團債務“爆煲”的情日益嚴峻,市場相當關注佳兆業能否在死線前,償還2020年到期的2600萬美元債息。集團所發行的債券,昨日亦被投資者拋售。其中2015年12月20日到期的債券,昨日價格下跌12.5%至32.95元人民幣(6.2143,0.0000,0.00%)。實際上,自從事件在去年12月爆發,前主席郭英成辭任后,相關債券的價格一路急跌,單是過去兩個星期,上述債券價已跌63.7%,其債息更升逾8.5倍至179.96厘。
投機者買入博賺數倍
至於,其余兩項近期均有交投、分別在2016年4月到期及2018年3月到期的債券,債價兩周內累下跌58.3%及64.1%,息率亦大幅抽升。有對留基金人士指出,佳兆業債價大跌,惟市場上有許多機構投資者,以低價買入相關債券。“其實是打算博一鋪,佳兆業肯還錢就賺數倍,否則變垃圾。”
基金:擁優質資產不怕爆煲
他指出集團的帳目未必造假,但最值得關注是旗下部份樓盤,被政府叫停買賣,這類封盤事件通常持續1、2年。“地產商最重要是資金回籠,假如繼續封盤,要營運下去亦很艱難。”另有內房分析員認為,集團不少項目在深圳以外,如能減價以4折售樓,則其債券仍有價值,但前提是其他項目沒被封盤。
事實上,佳兆業近期舉動令市場頗為費解,不但有逾10億元貸款逾期未還,訊息更指先后有多間大型企業看中集團資產質素,表態有意收購,惟全部遭到董事會拒絕。有基金經理坦言,大股東郭英成兄弟近期行為難以理解,但相信佳兆業真正“爆煲”機會不大,“公司(佳兆業)資產系真,尤其深圳優質地難求,唔憂無買家”。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