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香港年輕人為何不會沉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0 08:28


香港年輕人為何那么關心政治?有評論文中指出,三項年輕人的特質,加上三項社會環境,讓年輕人留意社會時事及參與政治的動力不斷累積。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近年,香港年輕人對社會現況很不滿,越來越多年輕人以不同方式參與政治,包括公共討論、社會運動、參選議會等。這股動力,從2009年高鐵撥款、菜園村出現抗爭起,便如雪球般累積,推動越來越多年輕人出一份力。年輕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心理學家、社工、財經界等紛紛組成論政團體;更有不少年輕人不介意低薪,投身成為全職議員助理,又或加入政黨,花上數以年計的光陰和精神,參與政治工作,甚至出選。在剛結束的區議會選舉,便有不少年輕人勝出的例子。


三項年輕人的特質,加上三項社會環境,讓年輕人留意社會時事及參與政治的動力不斷累積。

年輕人特質:

第一,年輕人更多追求物質以外價值

香港樓價高企,很多年輕人買不到房子,但也會追求物質以外的價值。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雨傘運動后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便指出:“香港人,特別是新的一代,在物質生活以外,更加‘渴望心中富有’,這是社會成熟的表現。”

上世紀80-90年代,人們以李嘉誠為偶像,祟拜其創業成功成為大亨,老一輩希望子女們安穩打工買樓結婚,而這一輩的年輕人,更多追求金錢以外的理想。有很多媒體報導不同年輕人追夢的故事,目標都不是要賺多少錢,而是其他經歷如環游世界、到沙漠及極地完成馬拉松、9優狀元棄厚職追夢開巴士等,與筆者同是區議員的黨友鄺俊宇更堅持追夢,成為網絡當紅作家。

第二,整體教育水平提高,設立通識科文憑考試,新一代更具分析力及批判力

在1981至2011年這30年間,具專上學歷(非學位)的市民比率,由2.6% 增至8.5%,具大學學位的比率,則由2.5% 躍升至16%。回歸前,殖民地政府采取“行政吸納政治”,主動吸納香港本土的華人精英進入行政決策結構中,所以大多市民對政府所說的所做的都是順從和信任。但近年,隨著整體知識水平提高,政府所說的不再是權威。就如去年暑假髮生的公屋鉛水丑聞,無論是政府公布驗水方式或補救方法,都備受民間專業人士和學者質疑;又如《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網民擔心言論自由被剝奪,引起廣泛關注,民間團體逐點指出政府草案的問題,並建議其他解決方案。雖然政府仍然堅持原有方案,但官員也承認網民功課做足,熟讀相關條例。

而數年前香港教育制度改革,高中文憑試增加了通識教育科為必修科目,幾乎每年考試題目都涉及政治,例如有關政黨政治、立法會“拉布”、反特首梁振英游行和新聞自由等。老師和學生為通識考試作準備時,更需要了解社會時事,以取得好成績,這也培養了新一代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第三,創意及善用社交媒體和網絡,讓年輕人容易接收資訊

年輕人善用網絡,能夠以快速及有趣的方式響應社會發生的各種事件。在網絡上更有不少二次創作,以改圖、拍片、改歌詞等形式,嬉笑怒罵諷刺社會各種情況,讓一些時事和艱深的議題變得更貼身。

如“厚多士事件”,操鄉音的香港婦人因為被指在港鐵車廂霸占座位及於車廂進食,被一名女乘客出言阻止,引起罵戰,不斷重復罵女乘客“你好多事”,因其口音帶鄉音,遭惡搞成“你厚多士”,創作不同有趣的影片及圖片發放,讓更多年輕人關注。

又如當有建制派議員指香港人要感恩大陸對香港供水,網民很快找到資料,指出馬來西亞向新加坡的供水比大陸向香港的價錢便宜100倍,認為這是真金白銀購買,何來感恩,更將有關數據以圖片廣泛在社交媒體流傳。

社會環境:

第一,社會出現不公平和不公義的事情,讓人擔心失去核心價值

年輕人重視公平和公義,而法治是香港人重視的核心價值。近年,社會出現很多讓年輕人認為很不公義的事件。當年輕人發現了不公平、不公義,便不能再沉默,讓越來越多人走出來。

就如出版中國政治敏感書籍的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及另外數名股東和職員接連神秘失蹤,李波沒有出境記錄,卻聲稱“用了自己的方式”回內地,他接連寫信“報平安”,卻一直沒法現身,懷疑是遭內地執法人員強行從香港帶走和扣留。事件讓香港人震驚,年輕人都很擔憂“一國兩制”能否維持,出版自由、言論自由和法治等香港價值會否失去。

又如免費電視臺發牌事件,當其他申請都獲接納,就只有王維基的港視落空。當通訊事務管理局和政府委派顧問報告也推薦港視時,特首主導的行政會導卻以“一籃子”因素否決港視申請,做法非常不透明及沒道理,香港人戲稱這是“一男子”因素。社交媒體當晚瘋傳力撐王維基的專頁,一夜間數以十萬人贊好,其后更組織游行集會反對政府決定。

第二,沒有足夠社會保障,政府沒有真切響應社會要求

當大陸也有社保基金時,香港政府卻沒有為市民提供足夠的退休保障,強積金重大改革如取消對沖機制至今仍落實無期。

香港社福界爭取全民退休保障多年,政府近年卻預設立場,進行“假咨詢”,目的是制造財政恐懼,誘導市民反對全民退保,連受政府委派做研究的周永新教授也忍不住公開批評政府。

住屋是基本居住權,但香港公屋輪候時間過長,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民間不少團體和學者曾建議以占地124公頃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部分作建屋,提供8萬人居住的單位,但政府漠視意見,繼續低價租地給只有2500名會員的球會。政府所提出的建屋方案引起大量爭議。

第三,香港高官沒有以身作則,令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更不獲信任

政府一直想推動國民教育,不少人擔心是“洗腦教育”,紛紛站出來反對。試想想,不少高官都安排子女到外國讀書,仿佛已是以腳投票,連他們都對香港教育制度沒有信心?

前特首曾蔭權被揭以低價乘坐豪華游艇、私人飛機丑聞后,政府成立的獨立委員會建議擴大《防止賄賂條例》至可規管特首,政府雖知悉建議,但到現時仍未確切落實修例,而特首梁振英亦被揭發收取澳洲公司ugl 400萬英鎊卻不作申報。

結語:

10年前,總理溫家寶已指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需要解決;10年后的今天,香港社會矛盾和對立卻一直加劇。若政府不理解香港人的價值,若香港政府繼續不真切地響應社會要求,不捍衛香港人的價值,將失去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支援。因為,香港的年輕人都有著理想,不會沉默,更不會輕言妥協。(ft中文網)

(本文作者為特許財經分析師,香港民主黨歷年最年輕司庫,於香港2015年區議會選舉(深水埗荔枝角中選區)勝出。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