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推進IPO注冊制改革 A股格局面臨巨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昨日《決定》全文公布,其中金融市場改革將包括“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業內人士解讀稱IPO注冊制漸行漸近。
中央定調新股發行注冊制 A股格局面臨重大轉變
專家表示,在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下,市場將更加重視價值投資
“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這是《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新股發行的表述。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推行注冊制對A股市場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將引發股市格局的重大變化。同時,市場也會變得更加理性、成熟。而在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下,市場將更加重視價值投資。
“注冊制是新股發行過程中需要改變的一個瓶頸,是新股發行改革的臨門一腳,這一腳遲早要射出去。”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們在新股發行環節存在過度的行政干預,只有推行注冊制,這一問題才能破題。”
注冊制是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成熟股票市場所普遍采用的一種發行制度。美國是這種制度的典型代表,日本、我國台灣地區實行的也是注冊制。
[NT:PAGE=$]
在董登新看來,推行注冊制,將引發A股市場格局的重大變化,這主要體現在四方面:其一是監管層將不再干預股市漲跌;其二是監管層將不再干預IPO節奏;其三是監管層的監管重心將從IPO后移到對二級市場的監管和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其四是投資者將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用腳投票”,是真正的還權於投資者、還權於市場。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認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將讓那些無資產支援的好公司獲得更強的融資能力,抑制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尋租現象,上市公司的好壞由投資者尤其是專業化的投資者來決定。同時,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將讓好企業不用再擔心無條件上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將會改善,經營不佳的企業將面臨摘牌的危險。
在海通證券(行情,問診)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看來,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向是正確的,是未來發展的長遠目標。在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下,市場將更加重視價值投資,配套退市制度將發揮作用,從而改變當前股市中無退出機制的現象。
專家表示,發行審核引入注冊制,其根本目的在於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類型公司的融資需求和相應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從客觀上導致公開發行公司的數量增加、不同層次股票市場交易需求的增加,對於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形成助推動力。
但是,從全球共同的理念來看,證券公開發行,因為涉及公眾利益,都需要政府適當地進行監管。注冊制是不斷改革的堅定方向,但在此過程中,還有很多準備工作需要一步一步來完成。從監管的角度看,要更加專注於以資訊披露為中心,不斷提升財務報告的質量,抑制包裝和粉飾業績。
當然,即使實施了注冊制,也不意味著放開發行,市場上一下子就會涌現出大量的新股。首先,注冊制下發行新股也需要滿足監管要求,以及交易所的上市條件。其次,在成熟市場,投資者的情緒以及資金的流入流出決定了股票供給。
在董登新看來,只要法律層面跟得上,注冊制很快就能破題。(證券日報)
[NT:PAGE=$]
董登新:IPO推行注冊制有劃時代意義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5日發布,提出60條改革要求,其中提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專欄表示,A股市場IPO推行注冊制,將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董登新分析,首先,證監會不再直接干預股市漲跌;其二,證監會不再干預IPO節奏,更無權暫停IPO;其三,證監會監管重心將從IPO后移至二級市場,嚴厲打擊違規者及證券犯罪行為;其四,投資者將會真正自覺地學會用腳投票。
董登新認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還權於市場,還權於投資者”。
董登新此前表示,市場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已經為中國資本改革已經提供了一個綱領性的指導檔案,按照我們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應該說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大方向更加的清晰了,改革的主線也更加明確。(網易 徐國允)
張海東:IPO注冊制將抑制尋租 A股短期或有陣痛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5日發布,提出60條改革要求,德邦證券高級規則分析師張海東表示,16項60條改革措施,整體來看,有望釋放改革紅利,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轉型成功。改革的覆蓋全面、力度非常大。
張海東表示,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化、黨建6個領域的改革,決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每一條都是改革。還有一大看點是,“市場在資源設定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有別於以前的“基礎”,這明確了改革的主線和路線圖,改革有了原則和檢驗標準,就好比鄧小平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樣。這樣更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釋放改革紅利,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到2020年GDp和收入翻一番。理清了政策和市場的關係,轉變政府職能,經濟活動都要遵循市場化,取消行政審批。
[NT:PAGE=$]
對於《決定》中提出的“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張海東指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體現了市場是資源設定的決定性作用。 政府只要做好制度,加強市場監督,市場的事情讓市場去解決。改變以前的審核制,抑制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尋租現象。
而從對股市的影響來看,暫停1年多的新股發行可能很快會重啟,短期可能會有鎮痛,長期來看是好的,讓市場更加重視價值投資,配套退市制度將會起作用,藍籌股有望迎來春天,而垃圾股將會退市。
張海東指出,這兩天大盤受改革紅利推動反彈,之后會回落下來,至少在年底之前還是很難反轉,國債收益率持續攀升至十多年來的高位,主要源於國內政策偏緊,加上海外退出QE的預期下,年底前的流動性還是偏緊所至。大盤回落等待流動性的好轉。各項改革的紅利將會隨著政策的落實將逐步釋放出來,明年的行情會比今年好。
對於放寬投資準入,張海東表示,破除壟斷,引進民營資本,有利於提升國有企業的活力。
對於《決定》中提出的“擴大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確立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允許發揮自身優勢到境外開展投資合作,允許自擔風險到各國各地區自由承攬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允許創新方式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並購投資、證券投資、聯合投資等”,張海東指出,企業要成長,必然要走出去,鼓勵企業到國際市場上去競爭,這樣才能培養出跨國企業。對股市的影響應該是偏正面的,企業增加了國外市場,有利於提升企業盈利能力。但不利的是,目前國內企業的競爭能力還是比較弱,走出去之后有一定的風險,必競之前有些企業走出去並不是很成功。(網易)
呂立新:IPO注冊制是市場進步 最快2014下半年實施
15日,中共中央下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中明確指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對此,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研究總監呂立新認為,IPO向注冊制過度是一種進步,是向市場化決定資源設定的途徑。
他指出,目前A股發行所采用的審核制所帶來的三高現象,助長A股市場的泡沫化。而本次決定所提及的改革方向,將會扭轉A股市場20多年的資源設定不合理性,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資源優化設定的功能。
他表示,A股IPO從審核制向注冊制轉變需要時間,過渡期會有1到2年時間,最快明年下半年會開始。但他認為,向注冊制轉變后短期內會引發市場擴容壓力,但從中長期來看,市場終歸會回到均衡態勢。
此外,對於15日晚間出臺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符合市場這兩天的預期,A股市場本周后兩個交易日的走勢是對此前誤讀的一個矯正。(鳳凰網)
[NT:PAGE=$]
羅毅:IPO迎突破性發展 金融業迎歷史機遇
15日中共中央下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涵蓋15個領域、60個具體任務,明確提出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對此,招商證券(行情,問診)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在微博表示,股票發行迎來突破性發展,金融業迎來歷史機遇。
以下為原文:
資本市場改革浪潮掀起,制度紅利將陸續釋放。三中全會確定將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股票發行有望迎來突破性改革,多元股權融資將繼續深化,債券和衍生品市場的擴容是未來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方向。金融改革未來將以超越市場預期的速度快速推進,多管齊下。金融業迎來創新改革洪流鑄就的歷史發展機遇。(新浪)
周小全:資本市場改革力度空前 IPO注冊制激發市場活力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5日公布,中原證券總裁周小全在接受人民網(行情,問診)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改革中資本市場改革力度空前,其中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尤其重要。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將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周小全表示,讀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感覺此次資本市場方面改革力度空前,不僅包括頂層設計,也涉及到重要改革的細節。
“其中,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一個重大改革”,周小全表示,也是符合此次改革整體思路的。新股發行注冊制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券商行業也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目前,新股發行仍實行事實上的審核制,由證監會組織發審會對擬上市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等進行判斷與把關,而新股發行注冊制意味著將這一決策權交給了廣大投資者。
周小全表示,股票發行轉向注冊制,其實不是證監會說了算,因為涉及到修改《證券法》相關規定,這次改革決定的出臺實際上是掃清了這一障礙。
周小全還表示,近年來,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國債期貨、雞蛋期貨、互聯網金融等金融產品先后面世,在本次改革“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的引導下,可以預見未來資本市場上將會有更多金融創新出現。
據了解,2012年末,我國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高達15.8萬億元,貸款與承兌票據占80.9%,只有15.9%來自股票和債券融資,遠低於同時期美國的89.7%,歐元區的76.7%及日本的40%。周小全坦言,當前我國間接融資在社會融資總額中居於主體地位,直接融資發展明顯不足。本次改革提出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正是瞄準這一頑疾,將有力改善直接融資不足的現狀。(人民網 呂騫)
[NT:PAGE=$]
向威達:注冊制改革緩沖新股發行和巨額融資沖擊
11月15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全文公布。
《決定》中提到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範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
長城基金宏觀規則研究總監向威達對此解讀,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重大的改革。我國的新股上市制度長期以來一直實行審核制,之后由審核制向注冊制的過渡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改革。不過也會引發投資者對股票供給過大,市場供不應求,加大資金緊張等的擔憂,從而對股價沖擊較大,不過長期來看,依然是可緩沖新股發行和巨額融資的沖擊。
此前,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對於銀行股造成了一定沖擊,銀行股近期出現持續下跌態勢,不過,針對《決定》中的“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一項,向威達認為,雖然短期民營銀行對銀行股的估值沖擊還未完全到位,但長期來講,民營銀行未來可以分散現有大中銀行的風險,降低現在大銀行的負擔,同時也加大了銀行業的競爭,也將提高銀行的服務質量。
此外,在業內人士的分析中,“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也引發對銀行股中短期沖擊的隱憂,不過向威達認為,雖然此舉會對銀行的息差以及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總體上來講,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的息差可能還會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受到明顯影響,這方面投資者可以不必過於憂慮。(騰訊)
三中全會后的A股:好戲在后頭 相關細分板塊迎較大機會
盡管三中全會相關板塊之前在資本市場上已經有所反應,但是隨著政策的不斷細化,還有一些細分領域會出現新的投資機會,值得投資者去尋覓
好戲還在后頭。這句話或許很適合形容三中全會對A股的影響。
“三中全會公報是綱領性的內容,不會有太細的內容,但是預計之后陸續會出臺一些政策,我還是比較看好政策帶來的紅利,有一些細分板塊的投資機會值得深挖。”北京中金信富資產管理中心執行合伙人安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
11月15日(周五),在改革力度加大的預期之下,大盤出現了大幅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了1.67%,成交量明顯放大,場外資金有較為明顯的入場跡象。
果然,在周五晚上,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的全文發布,其中涉及多項重大改革。
[NT:PAGE=$]
業內人士:改革政策還需要耐心等待
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京閉幕並發布了會議公報(下稱“公報”)。會議內容提及要讓市場在分配資源方面起到支配性作用,爭取在2020年使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
在公報發布之后,13日(周三)上證指數下跌了1.83%。不少投資者表示,之前市場所關注的熱點,並未在公報上找到明確的內容。
“其實並不是三中全會公報的內容低於預期,而是之前市場的預期太高了。公報作為一個綱領性的檔案,在內容上並不會特別細,但一句話往往就是相關部委之后的工作,以后各部委陸續會根據那些話行動。”安強說。
他認為,隨著政策的陸續出臺,相關的細分板塊會迎來較大的投資機會,而整個股市也有望在政策紅利的帶動之下出現上漲。“特別是明年之后,一些具體的東西會出來。”
11月13日起,各中央部門、機關及各省市區開始層層傳送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精神及深化改革決定。
短期資金追逐國安概念股
盡管目前對於三中全會各有各的解讀,而對投資者而言,最為關心的還是接下來在哪些具體領域會有投資機會。
“三中全會的投資思路,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外部環境逐漸趨於嚴峻,內部改革進入深水區,所有的投資機會挖掘都需要沿著這兩條展開。”華泰證券(行情,問診)研究所規則首席研究員徐彪告訴本報記者。
從盤面來看,近期市場熱點聚集到了軍工板塊。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公報的亮點之一就是具體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目前,在資本市場上已經形成了國安概念股,涉及到軍工航天、安防資訊、資訊安全等板塊,而立思辰(行情,問診)(300010.SZ)、航天通信(行情,問診)(600677.SH)、英飛拓(行情,問診)(002528.SZ)、美亞柏科(行情,問診)(300188.SZ)、任子行(行情,問診)(300311.SZ)等公司股價大幅上漲。
“從公報內容來看,第一利好的肯定是軍工,單獨成立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度是很高的。這個委員會現在還是設想,之后會有掛牌儀式等,對網絡安全、軍工等板塊會形成利好。”安強說。
國金證券(行情,問診)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師孫宏廷則認為:“國土安全概念目前還是短線炒作為主,之后會有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近期漲幅過大,有些個股現在想買都可能買不進去,待市場企穩之后再介入不遲。像自貿區概念剛出來的時候市場很瘋狂,一兩個月后,具體哪些公司受益才會更加明確起來。”
[NT:PAGE=$]
土地流轉領域蘊新意
他認為,相對於國土安全概念,更加看好土地流轉,只是此土地流轉非彼土地流轉。
“還是比較看好土地流轉板塊,這肯定是個大政策,值得中長線版面。目前,城鄉二元化很厲害,要把鄉鎮建設起來就需要土地流轉,當然首先會進行試點,之后才會推行,對不少上市公司都會形成利好,這個題材值得深挖。”他說。
記者了解到,之前包括北大荒(行情,問診)(600598.SH)等土地流轉概念股已經遭到了市場的爆炒,且相關個股的基本面不佳,那么對投資者而言接下來怎樣從土地流轉方面尋找標的呢?
“土地流轉雖然已經被炒了好久,但未來還是有新的個股值得挖掘。我國現在有各種性質的土地,包括農業用地、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宅基地等,流轉就是改變土地的流通性質,接下來除了去尋找農業用地較多的公司,還可以去尋找工業用地較多的公司,因為工轉商也會有投資機會。”他說。
傳媒、奶粉板塊大跌之后或有機會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公報中還提到了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而與之對應的就是A股市場上的文化傳媒板塊。在經過之前的大幅上漲之后,包括華誼兄弟(行情,問診)(300027.SZ)、樂視網(行情,問診)(300104.SZ)、光線傳媒(行情,問診)(300251.SZ)等個股股價近期都出現了較大幅度回調。
“還是比較看好文化消費板塊,結合市場來看,一些前期漲幅較大的個股已經跌去了30%、40%,關鍵還在於這些公司的基本面還是很不錯的,預計到年底會有不錯的機會。”安強說。
除此之外,他表示,還看好消費板塊中的牛奶相關公司,如貝因美(行情,問診)(002570.SZ)、伊利股份(行情,問診)(600887.SH)等。“現在國家對國產奶粉還是比較支援的,再加上放開單獨二胎政策,會對這個板塊有支撐。”
至於市場較為關注的環保等板塊,他認為,由於前期漲幅過大,目前並沒有過於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三中全會之后,藍籌股的投資機會也受到了更大的關注。本周五,除了網絡安全等板塊之外,證券、保險類個股也是一片上漲。
“目前來看,老百姓的投資渠道比較有限,房地產也正在去投資化的過程中,住宅功能會進一步體現,很多信托產品還是投資於房地產項目,以后信托的收益會漸漸下降,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也就是5%~6%,一些上市公司的分紅都不只是這些。隨著衍生品如個股期權等出來之后,藍籌股的估值將有所提升,現在正是版面藍籌股的好時機。”孫宏廷說。(第一財經日報 江怡曼)
[NT:PAGE=$]
空頭漸衰竭 多頭反攻仍存變數
空頭最後一擊可能已經完成。筆者四周前的評論指出,新牛市已經顯露曙光,但上證指數在2270點一帶遭遇幾個月以來最強勁的空頭堡壘—幾個重要指數同時遭長期下降壓力線的壓制,短期內空方發動最後一擊的可能性較大,多頭有可能退守2050點一線再組織下一次更強有力的反攻。最近幾周大盤的走勢基本符合預期,空頭連續發起攻擊,上證指數周K線陰陽相間,呈現逐級下行的中級跌浪格局,本周四上證指數下探2073點止跌,基本達到筆者四周前預期的2050點這個目標。從技術分析和盤面判斷,空頭的最後一擊可能完成,但多頭本周五發起的進攻能否持續攻破空頭堡壘,仍存較大變數。
軍工、保險、券商點火
從訊息面和盤面來看,大盤周五發起的反攻還是可圈可點:首先,是市場略顯意外的三中全會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激發市場對軍工和網路安全概念股的追捧;其次是中國平安(行情,問診)周四獲批發行260億元的可轉債,該股不但帶動整個保險板塊拉高,而且還使再融資、IPO預期再度發酵,券商板塊前幾日大跌之后強烈反彈,激發起市場近期少見的多頭熱情;再次,是近期公告大股東將在一年內增持2%股份的中國石化(行情,問診)及中國南車(行情,問診)、中國北車(行情,問診)等幾只大盤指標股,近期走勢明顯強於大盤,對市場維持相對穩定起到積極作用。以上這些近期的熱門板塊點燃了多頭反攻的火炬,能否形成燎原之勢,仍待觀察。
訊息面仍存變數
然而,周五大盤沖高回落,日K線留下較長上影線,顯示市場對於多頭繼續上攻的動力信心不足。從基本面來看,周五沖高后回落,很可能與周五中午公布的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異常大幅上升直接相關,因此大盤下周能否繼續沖高,要看下周一銀行間拆借利率是否繼續攀升。另外更值得關注的基本面是,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已經公布,很可能對大盤中長期后市走向構成直接影響。
技術面底部仍需整固
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大盤周四企穩、周五大幅反彈,可以說是一個合理的選擇。上證指數中短期的幾個重要技術特征有,如附圖所示:
1、180日周期:江恩180日周期屢次神奇引發階段性變盤,最近幾年以來,上證指數大部分的重要轉折點往后第180日,都對應另一個重要轉折點。本周四上證指數探底2073點止跌,周五大幅反彈,筆者認為又是180日周期的神奇作用—今年2月8日年內最高點(上證指數推遲1個交易日見頂)往后第180日,正好指向11月14日。
2、上證指數最近一年多以來大致呈現4個月一起伏的正弦波規律。該正弦波周期規律顯示上證指數11月中旬正好處在一個4個月一遇的波谷時區。
3、上證指數9月頂部2270點以來完成一組A-B-C調整浪,這也是本周探底回升的重要技術因素之一,盡管目前仍很難確定該組調整浪到底是高一級別的(2)浪還是(B)浪。
[NT:PAGE=$]
4、周五成交量明顯放大,並且突破最近2個月以來的成交量下降趨勢線,這是大盤形成波段趨勢轉向的必要非充分條件,下周初能否持續放量顯得非常重要。
5、幾個重要指數均受到30日均線壓制。上證指數周五反彈到接近30日均線位置受壓回落(其他指數類似),近期走勢表明上證指數30日均線很好地切分了波段強勢和弱勢,因此在上證指數進一步突破30日均線之前,暫不認為中級下跌趨勢逆轉。
6、中期壓力線—空頭最後的堡壘。筆者4周前提及的幾個重要指數今年甚至數年以來的高點連線,是空頭的最後堡壘,上證指數該壓力線目前在2220點附近,在攻破之前,空頭仍有大舉反攻的機會。中期趨勢能否徹底轉向強勢,也可以多頭是否攻破“堡壘”作為重要技術信號。
年底版面正逢其時
根據筆者前期的中長期走勢分析,從技術的角度,可以把上證指數1949點或1849點作為中長期牛市的起點,而2000點一帶是20年長期上升頻道下軌的位置,對於多頭而言不容有失。最近2個月以來,空頭髮起了下半年最有力的攻擊,至本周呈現做空力度衰竭跡象。但如上述分析,盡管本周大盤企穩反彈,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底部的特征,多頭的反攻步伐能否持續仍需進一步確認。年底前投資者對資金面的擔憂,很可能壓制大盤反彈的步伐、力度,下周資金面動向較為重要。 (證券時報網 賴戌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