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今閉幕 專家料反腐勢有大突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十八大至今,已有十名省部級高官落馬,包括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今(12)日閉幕,外界期待中央對反腐倡廉會有更明確、更具體的政策出台。而早前展開的系列反腐組合拳為中央未來再推出更多法治反腐、制度反腐等治本之策打下了良好基礎。專家預計,三中全會後,中央勢在反腐立法、改革執政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加強反腐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有所突破,以達到讓官員不能貪、不易貪的目的。
香港《文匯報》報導,權威反腐問題專家、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對本報指出,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履新後不久曾強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要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這體現了新一屆中央的反腐思路。十八大至今不到1年,已有約10名省部級高官落馬,這可稱為旨在讓官員不敢貪的「整治反腐」;其次,在全黨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教育反腐」,以達到讓官員不想貪的目的。
姜明安稱,首先,加強立法,使反腐敗工作真正走上規範化、法治化的軌道,包括啟動中國《反腐敗法》、《行政程序法》、《信息公開法》等法律法規的立法,對反腐敗工作的整體方針、原則、體制等進行頂層設計,並用程序法治規範、控制公權力執掌者對黨和國家決策權和執行權的行使,防止公權力尋租和濫用權力。
其次,改革中共紀律檢查體制。這項工作已在今年八月底舉行的政治局會議上被明確,最有可能在三中全會後破題。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介紹,在此次政治局會議中,對於「黨的紀律檢查體制」的表述,由此前的「改革和完善」變為「改革」,這說明高層決心實質性推進這項改革,傳達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態度。
至於紀檢體制的改革方向,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表示,可以在兩方面力。從橫向看,搞紀檢監察的「大部門制」,把紀檢監察機構、檢察院的反貪局、政府機構中的監督部門如審計等分散的力量整合起來,形成合力;從縱向看,地方紀檢部門隸屬於同級黨委的現行紀律檢查體制,不利於有效發揮紀檢部門的監督作用,應由同級監督變為提級監督,省級領導由中紀委監督,市級領導由省紀委監督。
第三,加強反腐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姜明安指出,當前各地方推出了一些可操作、有成效的反腐新舉措,如研究後有普適性,應在全國進行推廣。比如備受關注的官員財產申報、公開制度,在過去幾年裡已經在新疆、浙江、廣東等多地試點,從技術層面上講已經不存在障礙,中央應有決心和魄力在更高層級、更大範圍進行鋪開,提振公眾的反腐信心。
司法改革也是外界關注三中全會的其中一個焦點。多名法律專家學者認為,當前中國司法改革應該率先進行「去行政化」、「去政治化」改革,其關鍵實確保司法真正獨立。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司法研究所主任徐昕表示,時至今日,實質性司法改革,不可能脫離政治改革單兵推進。法治改革以司法改革為核心,司法改革的關鍵是確保司法獨立。司法獨立是司法實現公正的必要條件,是法治的基本準則,是常識,是底線,不可迴避,不可再退。
「中國當前司法改革攻堅的『堅』在於司法的『去政治化』。」徐昕提出要採取去政治化的技術和策略,實現司法與政治的分離,從法律技術的角度推進司法改革。「司法應獨立於任何機構和個人,下級法院應獨立於上級法院,法官應獨立於法院領導及其他法官,國家應當為此提供組織和經費保障。」 (接下頁)
[NT:PAGE=$]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張千帆亦表示,司法改革關鍵在於確保司法獨立,要保證司法機構內部和外部的真正獨立,不受干預。「內部要減少上下級行政化,減少對法官的個人干預,法院院長不能干預法官審判。」他並認為,內地在判決書公開、提高判決書質量、讓司法審判接受社會有效監督等方面都值得進一步改進。
北京大學教授賀衛方認為,司法機構特別是審判機關要想真正獨立,就必須在機構的財政和人事體制方面加以改革,要在財政和人事上與地方脫,不受地方限制,才能實現真正的獨立。
在談到司法改革中如何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正確處理司法機構之間的關係及司法機構內部關係,徐昕建議,內地司法改革可向香港學習,整合檢察、紀委等機構職務犯罪的偵查職能,建立統一和獨立的廉政公署。
值得欣慰的是,三中全會召開之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切實踐行司法為民大力加強公正司法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見》,其中要求堅決貫徹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堅決抵制各種形式的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排除權力、金錢、人情、關係等一切法外因素的干擾,不斷健全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制度機制。學者指出,這份最高法院的「一號文件」可說是內地法院的一份綱領性文件,從法院的角度就司法改革提出一系列新思路。
另據國資委官方微博消息,11月11日,有媒體稱「國資委表示國企主要改革方案將在明天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宣佈」。經瞭解,此消息不實。國資委將按照三中全會統一部署,盡快出台相關改革方案,但不是在明天宣佈。國資委在官方微博中同時稱,「允許民資最高持國企15%股權」的報導也失實。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