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轉基因標識何必躲躲閃閃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雖然按照相關規定,在國內市場上出售的轉基因食品必須要進行標識,但記者調查發現,品包裝上有關轉基因的明躲躲閃閃,有多小印多小。一消費者稱,“超市十幾種油,有的品得在標籤上逐字逐句找才能找到是不是轉基因的明,還有的找半天也找不到。”而在某品牌的一款食用調和油上,“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油菜籽”的字樣則“躲”在營養成分表上方以同樣大小的黑色字型顯示,非常隱蔽。(《新京報》11月5日)

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爭論異常激烈,崔永元甚至稱要以個人名義前往美國進行調查。從目前的情況看,無論是挺轉基因派,還是反轉基因派,似乎誰也沒能打敗對方,更沒有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因為大家手上都沒有鐵證。不過,由於大多數消費者心存隱憂,對轉基因食品存在一種本能的敵意,所以事實上支持派明顯處於下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相信那些為轉基因食品奔走呼號的人,面對市場上轉基因食品標識的遮遮掩掩,一定會感到非常沮喪,原因很簡單,生商在對標識的處理上如此不自信,豈不成了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這種做法只能適得其反,加劇公的猜疑,讓轉基因食品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隨轉基因之爭的持續,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油這類“敏感食品”時,逐漸養成仔細讀品明的習慣。因此,轉基因食品與其在標識上和消費者“躲貓貓”,打法律擦邊球,還不如痛痛快快地現出身來,讓消費者一目了然,顯得光明磊落。我們不能指望企業自覺去放大“轉基因”標識,國家相關部門最好能制定統一的“轉基因食品標識”,要求生者在醒目的地方按規定尺寸進行印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