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商業銀行面臨五大沖擊 轉型必須只爭朝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6 14:36


溫彬?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特約專欄作家

在過去兩年,互聯網金融從支付、理財、信貸等銀行基本業務領域發起沖擊,我們已見證了其產生的巨大威力,特別是以阿里和騰訊等互聯網電商發起設立的浙江網商銀行和深圳微眾銀行開業,更是從理念、模式、渠道等方面對傳統銀行經營模式的顛覆。互聯網金融在給金融體系帶來創新的同時,也給傳統銀行業經營造成壓力。

商業銀行面臨五大沖擊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對經濟“新常態”認識和理解深化的一年。對銀行業來說,經營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亟需加快內部轉型變革,主動適應未來的挑戰。


當前,商業銀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主要來自五個方面的沖擊:

一是,經濟下行。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換擋器,經濟下行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結構性原因。預計2015年我國經濟增長7.2%左右。從外部環境看,雖然美國經濟一枝獨秀,但歐洲和日本將繼續徘徊在衰退邊緣,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普遍放緩,外部需求總體改善有限;從內部看,改革紅利的釋放還有一個過程,穩增長還要依賴傳統的內需,其中投資增長是關鍵因素。在新舊模式和新舊產業轉型升級中,部分行業和企業的信用風險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對銀行業的盈利水平帶來壓力。

二是,利率市場化。銀行業高利潤一直因利差保護而受到社會詬病。下一階段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標就是實現金融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充分發揮金融在優化資源設定中的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僅剩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最後一步。預計,2015年在負債利率市場化方面,將推出面向企業和居民的大額存單,簡化存款檔期,存款利率上限擴大至基準的1.3倍。毫無疑問,商業銀行在保持原有資產負債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凈息差將被大幅壓縮,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三是,市場準入放開。為了豐富金融體系,提高金融業效率,增加金融供給,2014年監管部門批準了5家民營銀行的設立,同時修改外資銀行管理條例,放松了外資銀行設立分行的標準以及經營人民幣(6.2152, -0.0048, -0.08%)業務的最低時間要求,民資和外資的進入促進了多層次銀行體系的形成,有利於滿足多方面的金融需求,也帶來了銀行業競爭加劇。

四是,資本市場發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陷入低迷,融資功能喪失,政府和企業融資主要依賴銀行和影子銀行,特別是銀行資產規模迅速擴大,2013年末我國銀行業總資產為151億元,是2008年末62萬億元的2.4倍。企業和地方政府負債率快速攀升,債務風險巨大。隨著資本市場各項改革的推進,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功能進一步提升,在降低企業杠桿率的同時,也給銀行表內資產業務擴張帶來壓力。

五是,互聯網金融興起。在過去兩年,互聯網金融從支付、理財、信貸等銀行基本業務領域發起沖擊,我們已見證了其產生的巨大威力,特別是以阿里和騰訊等互聯網電商發起設立的浙江網商銀行和深圳微眾銀行開業,更是從理念、模式、渠道等方面對傳統銀行經營模式的顛覆。互聯網金融在給金融體系帶來創新的同時,也給傳統銀行業經營造成壓力。

上世紀八十年代,發達國家銀行業也經歷了利率市場化,當時主要是資本市場發展引起“脫媒”帶來的沖擊,而我國銀行業同時面臨上述“五元沖擊”,經營環境更困難、更復雜,需要加快轉型變革加以應對。具體建議如下:

一是,深刻認識經濟“新常態”對銀行業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APEC會議上從速度、結構、動力三方面系統闡述了“新常態”的含義。從政策面看,中長期發展要向改革要紅利,應對短期經濟下行也不會采取大規模刺激政策。這意味著銀行過去靠規模和利差的盈利模式難再續,對未來經營要有憂患意識和加快轉型變革的緊迫感。

二是,差異化的戰略定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重構,各家銀行必須建立特色化和差異化的經營模式。最近獲批的5家民營銀行,其戰略定位和經營模式各有不同,但都是建立在發起人自身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目前,各家銀行戰略已呈現出差異化特征,有定位國際化和綜合化的,也有定位本土化和專業化的;有定位網絡金融的,也有定位社區銀行的。差異化戰略能否成功是對銀行董事會和管理層智慧的考驗。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過去十年是銀行業的“黃金十年”,商業銀行經營順風順水,即便是經歷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國銀行業也保持了快速增長,這使銀行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走內涵式增長顯得不那么重要。隨著“五元沖擊”的到來,銀行經營中的短板迅速暴露出來,包括組織體系、風險定價、成本效率、人力資源、資訊科技等諸多方面亟需提高精細化管理能力。

總之,留給銀行業準備的時間有限,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銀行必須只爭朝夕!

(作者系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特別聲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觀點,中國金融資訊網采用此文僅在於向讀者提供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立場。轉載和引用此文時務必保留此電頭,注明“來源於:中國金融資訊網”並請署上作者姓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