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的前世今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0-17 21:13
基本面分析之所以成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派別,其基礎在於:人們相信基本面是“客觀”的、依據對這種客觀的分析,可以得到確定的方向或操作范圍劃定,同時不受市場表象的干擾……於是,一些操作者便認為他們找到了中長線操作的基礎。啊,很不幸,這個基礎不存在,基本面其實是“被創造”的,根本沒有什么“客觀”可言,先別急著反應強烈,我慢慢說來。
基本面的“非客觀性”或“被創造”是由一些比較綜合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從理論上來說,真正可以把握的“客觀”有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在相應的時間階段內,系統必須是“封閉”的。換句話說,系統主要受到你觀察的這個系統的“內在因素”的影響,而不能是同時受到你觀察的這個系統外的因素的巨大影響。一個“開放”的系統無法從系統內部進行“客觀辨認和把握”(不幸的是,自然和人群給我們的系統幾乎都是“開放”的,找不到可以真正封閉,而且在被封閉后可以外延廣泛有效的任何系統的存在)。對於這樣的系統,所有“曾被驗證”過的“有效”,本質上都是一種“偶然”或“不穩定的必然”,不存在可以如“因果邏輯般”單純的基礎(這也是為什么我不信任“經驗”的價值的原因之一)。市場交易的所有金融品種,也都存在於開放系統之中,作為基本原料的商品期貨的交易品種,也當然是如此。它們所處的行業背景本身就受到經濟周期、行業前景與產業結構的變化、新技術、消費者偏好、社會政治和文化變化等非常綜合的因素的影響,根本不可能具備任何“可以在行業內被封閉”的基礎。而所謂基本分析,通常都是在特定行業和行業外太明顯的影響因素分析基礎上展開的,也只有這樣的展開才有實際可操作性。原因很簡單,如果基本面分析者無法就少數幾個因素就能進行“可信的分析”,而必須面對無窮的因素,那這種分析就不會有實際可行性……基本分析類似於鴕鳥對危險的回避,他們幻想一個開放的系統可以被封閉,這便是基本面分析錯誤的系統前提。
基本面在金融市場上主要是以“工具或武器”的方式使用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價值和人群對因果邏輯的偏好才造成了今天這樣基本面資訊的泛濫,而遠遠不是所謂“客觀供求關係”的體現。拋開上面所說的供求關係的無法客觀辨認不談,只談金融市場上實力強大的主動作市者們對它的利用也會導出基本面不能信任的結果。主動作市者們很清楚:人們需要理由來對自己的行動提供依據,同時也需要理由對自己的安全邊界進行確認(這點以前的文章談到過),而顯得最“客觀”的基本面,正是首選!於是,這些主動作市者便通過對基本面資訊的操作來操縱市場上人群的判斷和行動:通過對資訊的傾向性(包括無傾向)、資訊量強度、所謂專家分析的傾向與強度、資訊發布的頻率、資訊發布的時間分布和以上方面的綜合性操縱,能輕易操縱人們的判斷和行動,為他們的“真實操作”留下充分的空間。不可否認,基本面也是主力們自己進行“操作區間”設定的主要依據和背景之一。但他們自身的背景,比一般參與者要堅實得多,即使有巨大的失誤(如真正的突發訊息),在通常情況下,他們也能通過自身資金實力和實力對市場的操縱能力來化解風險,他們甚至可以和政府或政府機構合作來化解這種“不統一”(這一點都不奇怪,哈哈)。在這個背景之上,大家認為的基本面決定行情技術面的關係,恰恰是倒過來的,即:基本面傾向,多數情況下,是由被操縱的行情技術面所決定的!……意外吧,有經驗的交易者想一想就會明白這個道理:基本面資訊傾向的演化、不利基本面資訊的被消化方式與技術面的緊密配合、在技術面所謂重要位置的出現都在反復說明這個問題。不可否認,這些主動作市者不能控制完全的資訊,卻能輕松控制資訊對人群心理的影響,這在操作上的效果,和控制了基本面資訊完全一樣。
基本面的演化的另一個更宏觀或深刻的基礎,也決定了其不“客觀”性,那就是:不同實力和取向的國家與集團之間的搏奕。關於這一點,我不想用其他方式說明,大家想想這兩年的情況就會明白。最近兩年中,基本工業原材料和農產品(行情,問診)全面上漲,其幅度和廣度都異常驚人,如果單單是產業環境的變化,不可能導致如何的局面!這種變化只能是中國政府與民眾搏奕,和這種機會被外國政府與外國商業集團所把握,展開與中國的搏奕的結果。中國財政的狀況,使政府別無選擇地采取通過原材料漲價引發全面漲價,來“合理”地進行國家財政的重新充實(別告訴我,這種全面漲價是基本面決定的真實,鬼都不相信短短幾年就能使基本面的供需出現如此大的,只能通過漲價調節的矛盾,如果是這樣,政府的結構規劃與把握水平也太低了吧,如此低的水平能治國是難以想象的,哈哈哈)。在這個背景之上,半是中國政府與西方國家政府彼此間的默契(很遺憾,這種默契確實存在,集團利益總是遠遠超越於所謂人民利益之上),半是讓國外某些利益集團捕捉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同時也在“中國需求論”和“中國威脅論”混合的奇特心理之上,商品期貨市場便迎來了如此的壯觀的行情!如果有人不信,可以去仔細查一下多數資源和農產品儲備量、開采量或生產量潛力、產業消耗量之間的關係,就會明白了。任何一個產業(尤其是基礎性的產業)都不會在短短幾年中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社會的常識!…….這些更深層次的搏奕,在一定階段能非常輕易地超越現實經濟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就創造出了所謂“客觀的基本面”,讓無數的人們覺得“可以信任”,哈哈哈……
說了這么多,其實只是一句話:基本面在交易的時間層次上,是“被創造”的,並不是如大家所想的是“客觀”的。你必須讓市場本身和自己之外的一切,見鬼去!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